伊素素一点也不掩饰她扶持刘修一统神州浩土的意图,在和刘修还有杨苏两人的交谈的时候,伊素素直截了当的说道:“素素本是一修行者,本不应该踏足尘世,安心修炼才是,但素素修炼的乃是医道,修医道就必须入世,也不瞒二位,素素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在神州浩土上留下属于我伊素素的痕迹,不然我无法踏破心魔,就不能修道大成而之所以选择大梁,一方面不仅仅是因为我父母身在大梁,更重要的在素素看来有能力结束这个乱世一统神州浩土的唯有大梁和陛下你,东南的大楚内乱不已,当权者又崇佛无度,这大楚有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金陵乃有七百余寺。哼哼,这佛寺可不事生产,大楚百姓都去做和尚尼姑了欧阳衍在一群和尚的鼓动下要建立啥人间佛国,还有那腐朽至极的高门和顽固不化的南儒我委实不看好大楚,至于代国,地贫人少,不足以成事,再加上皇族乃是有名的禽兽皇朝,那高车虽然强悍,但游牧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他们要入住神州浩土那是要难上加难,而唯有大梁,最符合一统天下的要求,君明臣贤,军力强大,这也算是天命所归而我这医道,却实实在在离不开君王和朝廷的支持,只有统一了天下太平,我等医者行医才会有保障,不用提心吊胆,而且医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医国,如此良机素素为社么不好好把握?”
对于伊素素的坦诚,刘修和杨苏都感到了一阵轻松,刘修是因为自己看好的红颜知己的坦诚,杨苏则是知晓了伊素素并不属于道门任何一家势力,相反她很是反对这些教门修行者插手世俗事物的
伊素素向大梁最有权势的两个人推出了她的神州浩土版本的《隆中对》,她针对大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内和对外的策略!首先是对内,伊素素以她在前世学到的那些知识,选择了一些能适合这个时代的策略,简单的来说就是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这民惟邦本简单来说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大梁的根本在哪?大梁的最大的支持者毫无疑问是大梁的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所以伊素素明确提出来了就是尽一切可能打击那些高门士族,尽量提高庶族地主和自耕农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他们人数远较高门士族为多,有了他们的认可就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至于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那就是说治理国家的首要是得到人才,伊素素正式的向刘修和杨苏推荐了科举制度,这科举制度虽然后来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可是在农业社会,这简直就是挖掘人才的大杀器啊那治国先治吏就更不用说了,官僚的劣根性无论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外伊素素把毛爷爷的那句著名的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也给写了进来。还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会造反!另外几条伊素素也做了解释,另外伊素素还明确提出了明法律,重格物致知,不要过度歧视商旅和女子等等也提了出来。
最后伊素素考虑了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建议刘修加强皇权,伊素素几乎是把马吉雅维利那一套权术思想介绍给刘修,主要就是以下几点:一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在和平时期军队起到维护社会治安,象征国家的军事力量的作用;在战争时期,军队就成为了帝王抵抗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二是帝王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三就是帝王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老虎,诡诈残忍均可兼施。四呢,就是帝王可以可以和贵族还有高门士族为敌,但不能与百姓为敌。第五帝王应该不图虚名,注重实际。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慨,都要从实际出发。明智之君宁蒙吝啬之讥而不求慷慨之誉。总之就是一句话,“为了达到一个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
至于对外的策略,伊素素给出来的很简单,远交近攻,尽一切可能削弱其他各国的实力,伊素素主张,积蓄力量先拔下代国这颗硬钉子,寻找一切机会打垮高车人最后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覆灭南方大楚,至于西海上的升阳国和临近蛮荒古陆的阿托尼国,则留在最后解决
最后伊素素强调了格物学和医学的重要,她提出来了打仗的打的是什么,是人口,是粮食,是后勤补给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和医学的发展,没有这个,上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伊素素给君臣二人看的策论,整整写满了五张上好的锦川纸,刘修和杨苏看来之后,他们对伊素素重新有了认识,哎哟这个女人不简单啊,他们不知道伊素素来自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而且那个时代沉淀了几千年的历史,伊素素历史还算可以,她挑了点适合这个时代的策略就写成了这个折子!
伊素素了解到这个时代的骑兵还挺原始的,什么马镫马蹄铁啥的都没出现,连马鞍都很原始,伊素素就高兴了,丫这个简单啊,马镫马蹄铁,还有高桥马鞍根本就不是问题啊!伊素素穿越而来带的那个游戏系统里就有完整马具设计图,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