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第610章 汴梁风云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0章 汴梁风云下(1 / 2)

夏军能够成功的拿下汴梁城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更为可笑的是汴梁城内的百姓竟然将夏军当成了救世主,对夏军的统治竟然没有丝毫的反抗,而这对于李德来说确实及其有利的,李德只用了五万夏军精锐就统治了整个人口超过百万,面积超过百里的中原第一大城,这简直就是在打大宋朝廷的脸,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虽然成功的拿下了汴梁城,但是李德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进入汴梁以后李德约束士卒不得欺压百姓,生怕汴梁的百姓起了反抗之心,使得夏军淹没在汴梁百姓的汪洋之中;因此夏军在进入汴梁城以后军纪严明,除了一些主动挑衅夏军和一些扰乱秩序的不法之徒被杀外,其余的汴梁百姓并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

李德在进入汴梁城以后直接就住进了汴梁皇宫之内,就这一点而言李德是胆大包天,要知道汴梁皇宫虽然是大宋曾经的皇宫,但是其规格都是按照天子的规格修建的,李德住进皇宫是不合理的越制,按照大夏帝国的《新天盛律令》,李德的行为与谋反同罪,按照律令理应问斩,进住大宋皇宫也是李德给了所有人一个信息,他李德大夏帝国的梁王殿下,要争夺太子之位,成为大夏帝国将来的天子;让李德造反他还没有那个胆子。

汴梁皇宫内,各级武将都汇聚在宋帝昔日的御书房内。

李德对所有人问道:“对宋军的辎重都盘点清楚了吗?”

“禀王爷,我们缴获了宋军的账簿,此次共缴获宋军黄金三百余万两、白银六百余万两,粮草一千余万石,兵器、盔甲七十余万套,弓弩二十余万张,箭支、被服、鞋就多的数不清了,而且现在每日还有大量的辎运到汴梁,另外我们还截获了三百余艘槽船及其辎重……”副将向李德一一禀报道。

李德听到汇报后笑着说道:“这些武备足够武装百万大军,并持续作战三个月以上,大宋还真是富有啊!”

“王爷,这还只是宋军官仓中的辎重,另外还有民仓以及汴梁城内百姓喝皇宫内的资产没有算入其中。”副将继续对李德说道;“根据卑职得到的情况,宋军在陈留、雍丘、襄邑、宁陵、应天府等运河沿岸还设有大量的官仓,其中都存放了不少的粮草、武备……”

“王爷,这么多的辎重我们不可能全部带走,一旦宋军大军抵达,就凭我们现在这些兵力根本无力守卫汴梁这么大的一座城池。”另一名将领对李德说道。

“那依你看此时应该怎么办?”李德向其问道。

“末将以为,我军应该在宋军赶到汴梁之前,主动撤离汴梁,存放在汴梁的辎重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主要是粮草和兵器,至于那些金银细软可有可无;另外我军还需要选择一个易攻难守之地,而且这个地方还要尽可能的距离宋军运河粮道近,而且是越近越好,如此我军就可以威胁到宋军的后方命脉……”

“哈、哈、哈、哈……”李德大笑道;“你小子还真有些慧根,跟本王想的八九不离十,不过有一点本王不可能在这么轻易的就将汴梁城还给宋军,宋军要想夺回汴梁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好了,此事以后再说,宋军在十日之内不可能抵达汴梁,我们来商议一下,下一步的计划;

第一:选择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这地方本王已经找到了,就是芒砀山,这里是距离宋军运河粮道最近的地方,而且芒砀山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并且山中拥有水源,只要我们储存足够的粮草,以芒砀山为核心的方圆百余里都将处于我大军的兵峰之下;

第二:就是汴梁城内的辎重搬运,这么多的辎重我们不可能全部搬走,而且我们只有五万人,只凭借我们这些人,来回的折腾连个毛都折腾不过来,因此本王决定动员宋人百姓为我们搬运……”

李谅祚的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投来了质疑的眼光,让宋人帮助夏军转运宋军的粮草辎重,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异想天开,但是李德这么做却有着八成的把握,李德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把握完全是因为一句名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李德看着不明白一切的诸将说道:“传本王号令,凡是为我夏军搬运粮草者,按照搬运粮草、兵器的多少进行赏赐,每日赏银最少十两,多干多得。”

“王爷英明……”

此日夏军就在汴梁城各处张榜,同时夏军开始征调船只,准备向芒砀山运送粮草辎重;但是宋人百姓看到这张榜文的态度不一,其实这是封建时代所有天下百姓的一个共同特性,不信任官府,在百姓的眼中官府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即便是在大宋如此富庶繁华的时代百姓对官府依旧是十分惧怕的。

汴梁城一处张榜的榜文旁边,聚集了大量的汴梁百姓。

“每日最少十两银子真的假的呀!”

“那谁知道啊!二赖子要不你去试试。”

“你去我就去,这榜上不是写着的嘛!只要报名就能够拿十两银子。”

两个人一起奔着招工的地方去了,跟在他们后面的还有数百人,这些人都在观望,在报名以后他们两个顺利拿到了十两银子,这一下可在汴梁城的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