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难道黑爷碰到了个大奖?”杨江心中惊疑不定,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其他书友正在看:。。
他手中的铜铸含钱金蟾不大,正好能够那手掌托住。
就金蟾本身的器型而言,小却不精致,且金蟾体态略显纤细瘦弱,丝毫没有大肚金蟾吞食天下之财的气势。
杨江相信,把这么个玩意买回家里,不仅起不到招财进宝的作用,反而是把家里的财往外扔呢。
他把金蟾捧了起来,放到眼前,很容易就发现金蟾的嘴里有一个正方形凸起,正好套进铜钱的方孔之中。
也许是金蟾也经历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缘故,金蟾嘴里和铜钱本身,渐渐长出一些绿锈,正好把曾经的一点缝隙给挤满。所以,金蟾和铜钱看上去宛如一体,就像是被铸造在一块,不仔细看,还真是发现不了其中的玄妙之处。
“我靠,竟然还不是真的铸造在一起!”
杨江心中一跳,差点惊叫出来:“这样看来,应该是有人想要保护这铜钱,故意找人把它放在金蟾嘴里,好掩人耳目。”
杨黑皮今天来城隍庙瞎逛,本意是想要见识几个真物件,好对照书上所学。要不然以他的脾气,没事练习一下玉器雕工不好么,干嘛闲的蛋疼跑来这里陪人演戏啊!
可他没想到,今天闲逛至此,竟然还可能要捡个露,怎么不让他惊喜万分。
话说,在收藏古玩的道路上,你甭管是鉴宝专家,还是企业老板,都怀抱着一颗捡漏的心。这不仅仅是财富问题,更是向各位朋友吹嘘的资本。
杨江伸手动了动铜钱,发现铜钱好像黏在了“瘦弱”金蟾的嘴里,虽然还能稍稍活动一下,可是却不容易取下来。
杨黑皮心电急转,暗想道:“我听说古代的铜钱,好像很脆弱,一不小心就要碎掉。嗯,算了,一会还是想个办法,直接把这东西买回去吧。等这东西归了我,再想办法取出来。这东西放在锅里,还是放在碗里,不都是我的肉么?”
这家伙心中大乐,不动声色地把含钱金蟾重新放了回去。
虽说杨江不喜欢青铜器,但这家伙可不排斥捡漏,如果少花点钱买到一件真东西,卖出去也好啊!
别看这家伙兜里揣着几百万,实际上还跟以前一样,视财如命!
碰到传说中的蹊跷事件,杨江心里兴奋起来,不过这家伙还是保守的开启异能,查看一番,确定铜钱中含有灵气宝光之后,才慢慢转身离去。。
说来也怪,自从杨江散功之后,双眼异能愈发犀利。
那些存在于物件中的灵气丝线,不再像从前那么单一,现在他眼中的灵气丝线上,仿佛附上了一层莹莹宝光,看得让人心醉。这些宝光的颜色不一,亮度也不同,好像还藏着一些秘密等待发掘。
不过,想要总结出宝光的规律,杨江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才行。他相信,如果把这些宝光的规律总结出来,对他以后的鉴宝道路,将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哎,老弟久等了,对不住,对不住!”等杨江又坐了一会,黄文朗才捧着一个圆盘,慢慢走了回来。
杨江淡淡一笑:“没事没事,如果能够见识到真正的宝贝,等上一会算得了什么!”
黄文朗听出来了,这家伙好像有点不满,毕竟刚才五个物件都不合他心意,又让他等了这么大一会,这黑皮青年心里有火也可以理解。
其实,黄文朗去了这么久,是有原因的,其他书友正在看:。
经过刚才的事情,他有点拿不准杨江的眼力到底达到什么程度,所以不敢再冒然忽悠他。若是惹怒了这么个二货,恐怕自己今天很难收场。而拿出一个真物件,黄老板心里又有些心疼,刚才实在是难以抉择。
左右为难之后,黄文朗终于决定拿出一件真品瓷器,供杨江观赏。
忽悠人也不一定非得用赝品,若是能够把一件真品卖出高价,他黄老板还是能赚钱。再说了,跟眼前的杨大少打好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忽悠这种“多金大少”。
“嗨,老哥跟你开个玩笑,老弟你还当真了啊!”
黄文朗做出决定之后,自然要表现出更加亲善的一面,把盘子往杨江面前一放:“老弟你仔细看这个物件,正儿八经的康熙年间的祭红釉大盘。。如果这件再不是真的,老哥今天随你处置!”
黄老板也算是老奸巨猾,他看杨江刚才对瓷器好像很感兴趣,故而投其所好,从自己的收藏中,拿出这件少有的单色釉精品瓷盘。
“哦?”杨江嘿嘿一笑:“老哥这话说的有点大啊!”
黑皮二货说这话,便把桌子上的“祭红釉”大盘拿在手上,细细观摩起来。
祭红釉又叫霁红釉,是单色釉瓷器的代表作品之一。
祭红釉瓷器釉色深沉,釉面光润,釉中无龟裂纹理,不甚透明,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真正的祭红釉瓷器,以铜为呈色剂,用普通制釉原料,加入釉灰、氧化锡,生坯挂釉,高温还原烧成。有的祭红釉料配制时,还往往将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