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刑风英雄演义> 021乡村生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1乡村生活(1 / 4)

鸡鸣渐落,耕牛在陌。忙碌了一晚上的田不荒,整理好药箱,离了阿牛家,踏着朝阳、看着炊烟,慢慢地往自己家里踱。

路过王麻子家门口时,王麻子和罗大嘴二人正背着弓箭、拿了猎叉,准备上山打猎。二人看到背着药箱慢悠悠走着的田不荒,便打招呼道:“田叔!这一大早的去给谁看病啊?”

田不荒道:“嗨,我这是刚给阿牛娘看病回来!昨夜里也不知几更天的时候,阿牛突然跑来敲门,说他娘忽然腹痛如刀绞,上吐下泻,让我赶紧过去看看,这不忙到现在才完事。”

王麻子道:“呦!我说昨天跟阿牛约好一起去打猎,怎么到现在还没来,原来是李婶病了啊!田叔,李婶的病要紧么?”

田不荒笑道:“不妨事,不妨事。就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静养三四日便好了。”

王麻子道:“那就好,一会我们先去阿牛家看看李婶再上山去。打了鸟兔回来也给李婶补补身子。”

田不荒一瞪眼道:“小毛孩子不懂事!李婶肠胃刚好,怎能吃得荤腥?你们要送野味至少也后天再送。今天的野味么,还是送我家去吧。我家里那小子现在正长身体,正好需要多补补呢!”

王麻子笑道:“好嘞!您放心吧田叔,保证给您送只又大又肥的!您家那小子现在能走路了么?”

田不荒道:“差不多了,呵呵。我先走啦!”说罢,田不荒便又继续慢慢地往家踱。

这田不荒乃是这平江坳中唯一的大夫,村里人不论有个大病小疾的,都找他看。田不荒看病也不收钱。村里人但凡是收获了稻米、蔬菜之类便都送他一些;而像王麻子这样的年轻人,偶尔去打个猎,回来也会送给他些野鸡、野兔之类。所以,他虽不种地,也不织布,倒也吃穿不愁,遂将自家附近全都种满了药材。

田不荒本就是这平江坳出身。而这平江坳乃是怒江冲刷江边山体而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乃是天然闭塞之地。

由名便知,这怒江水流甚是汹涌,因流经之处尽在大山之间,路线波折、河道狭窄、落差颇大,故而又有“怒江九曲三回头”之说。平江坳便就是怒江“一回头”的地方。

远古时期,据说怒江水势比现在更大,在这“一回头”处,剧烈冲击着江边陡峭高山,日久天长竟将山底掏空!随着江水冲掉的山体越来越多,上方山石支撑不住,便逐渐地崩塌下来。而时至近代,怒江水势渐小、水位下降,便将这块冲击出来的平地露出,形成十五里左右的一片陆地。

平江坳村民先祖为了躲避战乱,逃进深山,翻过大山后才发现这片土地。因为这里三面群山甚是高险,仅从怒江水路一面方便进出,与外界隔绝,所以就定居在了这里。可时过境迁,蔽塞之地在战乱时,确实是一方净土,但到了和平时期,却难以富足。譬如当今,平江坳很多村民,都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出这偏僻的山村。

田不荒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从小就督促着田不荒努力读书,等他到了十八岁便送他去京里大考。不想这一去就是十年时间。村里人都道田不荒在外遇险,估计已经身亡,不然不论中与没中,都会回家报个信吧。可没想到,到得第十二年头上,田不荒竟然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而且还带了很多药材、种子、幼苗和医书。

原来这田不荒到了京城,连续五年屡试不第。他感觉自己可能真的不是这份材料。而在客居京城的这段时间里,他发现到京城百姓每逢生病,都会得到大夫救治。连一些在平江坳里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恶疾,京城的大夫都能治好,便萌生了学医之心。于是,他花了七年时间在京城拜师学医,待得医术有成,便带了诸多药材和医书之类,返回平江坳,准备造福一方。

田不荒这一举动虽然没有让自己大富大贵,却是让平江坳的百姓受益匪浅,免去了不少病痛的折磨。这一来田不荒自然赢得了村里人的尊重。而相较于大城市中的喧嚣,他自己也更喜欢山村里的平静生活。他没有娶妻,更无子嗣,如今已将父母全都送走,自己更已年过五十,成了村里的长辈,却从来也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他喜欢在村里陇上慢慢踱步,看着一年年的粮食收获,一代代的孩子成长。许久,他才走到了自家的门口。他的家并不在中央平地,而是依山而建,离村子有些距离。这是因为有些药材需要在山坡上才能种植,家在附近方便照料。

田不荒走进院中推开房门,放下药箱,听到里屋有声音,便走了进去。只见一十五六岁少年,正扶着桌椅,吃力地挪动脚步。这少年相貌虽然俊俏,却在眼角眉梢之间露出一股慑人的邪异。正是这股明显流露的凶煞之气,让一年前田不荒在救这少年之时,遭到诸多村人的反对。

田不荒看着少年蹒跚的脚步,不禁回想起一年前,当他在江边采集药草之时,第一眼看到他的样子。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仰面躺在江滩上,半边身子还泡在水中——明显是被江水冲上岸的。衣服破烂,身体已经被水泡得白涨,浑身上下多处创口、划伤,却均已呈现白色,连血都不流一滴,想来是在水中浸泡了很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