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姜家堡、清晨、姜岳穿上他那喜爱的盔甲,走出姜家大门,在门口母亲和姨娘几人、大双小双等丫鬟,还有月儿都出来送行。
姜夫人道:我儿在外要多加小心,遇事多向石头和吴先生请教,一定要平安回来,说完就哭泣起来,一旁的几位姨娘也是如此。
姜岳在又安慰了几句,就又和母亲姨娘们道别,大双小双也在后面含情脉脉的看着姜岳,姜岳感觉她们在看自己,就对两姐妹笑着点点头,带着石头、灵猴启程前往校场。
姜岳三人刚要离开、月儿突然走上前来,给石头整理下衣服道:一定要活着回来,我和孩子都等着你,石头摸摸月儿的小腹,点点头,转身和姜岳、灵猴出发去校场。
姜岳想把灵猴好好培养,最近姜岳让灵猴负责收集情报,和整理情报,主要的渠道、都是各地分号弄到的官府邸报、和管事听说的一些事情写成报告交给灵猴。
灵猴在整理一下,把可信度高的,有用的信息都写在一起,交给姜岳看,姜岳看过后很是满意,也大体对明朝的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叫人抄上几份,给那些哨长队官们看。
主要是为了提高众人识字的能力,还真别说,这招真管用,就连最不愿识字的王满也能看明白、这些情报了,让姜岳很是高兴,姜岳就想等条件成熟了,就开办一家报社。
姜岳对在明朝、如何做生意是一点都不在行,什么玻璃、机械,能在这个时代挣大钱的技术,他是一概不会,可是这个时代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不是有钱就能做的。
姜岳一直都没有想到赚钱的办法,虽然报纸的利润低了点,但多少能赚些银子,姜岳想等有了一定的情报来源后,就先试运行一下。
姜岳、石头、灵猴走在去校场的路上,姜岳见石头情绪低落。
姜岳道:石头、月儿现在都有孩子了,你也要弄个像样的名字吧?要不老这样也不行啊,以后孩子也不好取名。
石头笑笑道:我这名字是老爷在世时叫的、不想改了,以后孩子的名字,到时候在说吧!
姜岳听了也是感动,石头和吴先生的忠义真是让他钦佩。
姜岳调侃道:要不就姓石好了,要是个男孩,就是石头的儿子,叫石子好了,姜岳说完,就哈哈大笑。
石头也无奈的笑了,少爷自从得了失魂症后,就爱开玩笑,不过兄弟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少爷,就是大家觉得,少爷有点失身份,不像个家主。
姜岳几人来到了校场,这里吴先生、王福、王满、王仓、韩举、李守财、郭富和叶文广、张老在这里等候,远处还有长长一排马车在官道上等候,大概有五百多辆左右。
姜岳到来后,上前施礼道:叶掌柜久等了,叶文广也抱拳和姜岳客气了几句。
叶文广接着问道:姜公子,我们何时出发?因为叶文广见校场上没人么?姜岳要带四千多人和他一起前往河南,可是校场上到现在还没看到一个人影,心想、这要是集合起来,不要到晚上才能出发啊
姜岳听叶文广问起:立刻说道:我们这就出发、叶掌柜稍等。姜岳吩咐石头道:吹集合号!石头应命,吩咐监军去做。
校场上响起了集合号的声音,叶文广立刻听见、营房方向有甲胄走动的声响,前排的营房门前出现一队队虎卫,他们整齐划一,站在门前,之后有队官上前,就听见虎卫的报数的声音不断的响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张山座在自己的铺位上,静静的等待集合,想起自己刚结婚不久的妻子,还有自己的弟弟,张山很是欣慰,现在的张山是他们家的骄傲。
因为营长王福很是看好他,说要是下次再能立功,就提拔张山做哨长,这件事情被队里的兄弟们传到村里,让乡亲们羡慕的不行,新婚的妻子也以他为荣,村里人见到他的妻子都叫夫人,这叫他的小妻子很是高兴,他爹也很高兴。
只有弟弟张虎埋怨道:姜家堡为什么就一家招收一名虎卫那!、要是自己也能去该多好啊!张山想到弟弟沮丧的样子、就想笑!
张山还在傻笑时,集结号响起,张山收拾心情、站起身来,边上的虎卫也是起身,快速到兵器架前、取走自己的兵器、到外面站队集合,张山最后一个到兵器架前拿武器的,张山把佩刀挂好,拿起长枪。
张山和自己的护卫来到门外,各各小队刚刚报完数,每个小队长都向张山敬礼道:大队长,第一小队集合完毕,全员到达,第二、第三小队长~~~~都一一上前汇报,张山见全队集合完毕,没有少人后,命令全体归队,小队长归队后。
张山大喊:向左转,队伍整齐转向左方,张山带着护卫走到队前,大喊出发,队伍踏着整齐的脚步,向校场集合。
来到校场这里,张山把队伍带到自己的哨前,向哨长敬礼汇报,哨长再向营长王福汇报。
王福等哨长们都到齐后,点点头,就来到了姜岳身边,敬礼道:少爷,第一营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