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岳郑重保证道:母亲、各位姨娘我一定管理好姜家,不会叫你们失望的。
姜夫人听到姜岳如此郑重的回答,满意的笑了笑说道:好啊!岳儿真的长大了,能扛起这个家了。
姜夫人又对着石头、吴先生说道:这以后就靠吴先生和石头,岳儿以后就靠两位辅助了。
两人听到夫人如此说、齐声答道:夫人放心,我们定尽力辅佐少爷。
姜夫人听到两人的答复很是满意,起身给石头和吴先生施礼道:以后姜家就拜托两位了,两人见姜夫人给他们施礼马上避开。
吴先生还礼道:夫人不用多礼,当年要是没有老爷伸出援手、我早就化为白骨,如何还有今日,现在老爷去了,我一定好好的辅助少爷把姜家管好,夫人请放心好了。
石头在边上也道:夫人放心,姜家就是我的家,石头定保姜家和少爷安全。
姜夫人听到两人的保证,感动道:姜家就靠两位多费心了,我对家里的事情都不懂,现在两位就和岳儿商量家里的事情吧!我们就先下去了,姜岳和石头、吴先生听了、马上施礼恭送,姜夫人和几名女子一起回了后宅。
姜岳送走了姜夫人她们后,就请石头吴先生坐下,又由吴先生开始汇报起来家里最近的状况和一些急需要处理的事情、
管家、姓吴、名浩,字文正,家在王家镇、是名举人,为人正直,不懂变通,没当上官,后来因为言语上得罪了县官,被县令找个罪名下了大牢。
姜泰也为人正直,知道此事后有点看不过去,就花了点钱疏通下,把他救了出来,吴浩知道此事后、感激涕零,觉得无以为报,就来到姜家当了管家,可是家里人都以先生相称,以是尊敬。
吴先生把家里最近要处理的事情都一一讲明,姜岳在一旁细细聆听,吴先生每说完一件事情,姜岳马上就给出处理意见,吴先生都记下,好按照姜岳说的办,吴先生很是吃惊姜岳处理事情的速度,根本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姜岳思考一下在想出对策。
姜岳也不是胡乱应付这些事情,每件事情都能处理的很妥当,叫吴先生也是无话可说。
吴先生真是没想到这个纨绔少爷处理起家事会如此快,他在姜家这么久了,真没发现姜岳有这个能力,以前老爷都没能解决的事情,都叫姜岳给解决了。
吴先生、把他和姜泰解决不的,两个田庄争水的事情说出来,其实根本没指望姜岳能想出办法的,老爷在的时候都没办法。
有两个姜家的田庄在一条河上,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春耕后地里要浇水,上游的田庄的佃农就把河水栏上,叫河水流进自己的田里,可是下游的田庄就没了水源,两边的佃农为这个水源不知道打了多少回了,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最近两个田庄又有打起来的趋势,因为上游的田庄的佃农要在河上修个小水坝,这样等到旱季的时候水就够他们用的了,下游的佃农知道后马上就不干了,就要组织人手去拆毁水坝,田庄的管事立刻就来通知姜家。
吴先生知道这件事情后,就想叫石头带人去把两边的佃农拦住,不叫他们打起来,毕竟要是大规模的械斗造成死伤,官府追究下来,现在的姜家可承受不起了。
可是吴先生刚把这件事情讲完,姜岳想想就说道:修水坝很好啊!这样两个田庄的水就够用了,吴先生可以从帐上拿出些钱粮支持佃农修水坝,但是要和上游田庄的佃农说好!这个水坝到春耕浇水之时,要两个田庄一个庄子用一天,这样不就两个庄子的地都能有水浇地了,佃户也不用争水械斗了?
吴先生在边上听了姜岳的方法后叫了一声、妙啊!有了这个水坝两个田庄的水都够用了,地里的粮食收获也能增加不少,主要是两个庄子一个庄子用一天水源,这样他们都不会为了水源打起来了。
吴先生感叹道:我和老爷怎么就没想到那,这么多年了、两个庄子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没想到少爷当家主的第一天、就解决了两个田庄多年为了争水之事,老爷要是在天有灵、知道少爷解决这件事,一定很欣慰。
吴先生这个时候对姜岳的看法有了改观,觉得以前老爷和自己都没发现姜岳的才能,以后自己要好好的辅助姜岳,说不定以后姜家还能恢复往日的荣耀。
吴先生又接着汇报了一下、姜家的账目,家里有田七十三万亩,铁矿一座,铜矿一座。银两有三十四万两,金一千六百两,粮食三万石、马匹两百匹,还有耕牛布匹等物一一汇报,姜岳听到一半感觉有点晕,上一世他也有钱,可是不能和现在比,他感觉上天对他真好。
吴先生汇报完毕,看到姜岳一脸痴呆的样子,就清咳一声说道,少爷!老爷留下这份家业不宜啊。
姜岳一听马上起身施礼说道:先生教训的是,姜岳知道自己以前真的不怎么样,是文不成武不行,要不是姜家就他一个独子也不可能叫他来当家。
姜岳真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多的财产,这些钱足够自己做很多事情,姜岳想要好好发展一下姜家、,在满清没进关前,多捞点银子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