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服店的老板像见到瘟神一样,恶狠狠地大声吼叫着把他赶了出去。他见到自己像要饭的乞丐一样遭人呵斥,被人驱赶,一种百感交集的酸楚涌上心头。没有人来抚慰他,帮助他,他以最快的的速度擦去不断夺眶而出的热泪。
但他没有半点退缩的余地,他独自舔着流血的伤口,依然重新展露出笑颜,继续走街串户,兜兽领带。由于他敢于面对现实,对事业有着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终于成了一个赢家。他就是海内外知名的领带大王——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在各种紧要关头,都具有临危不惧,不怕失败,顽强拼搏的精神,都能在最艰难的时候,不灰心丧气,并能不断地在失败中认真总结教训,迎难而上,化耻辱为动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机会。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跌倒之后有所领悟,而不是莫名其妙的爬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各种机会,各种挫折,这时候你的抉择,你承受的挫折的能力,就是你未来的命运。成功不是一个海港,而是一次埋伏着许多危险的旅程,人生的赌注就是在这次旅程中要做个赢家,成功永远属于不怕失败的人。
在美国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位青年在一家公司做得很出色,他为自己描绘了一幅灿烂的蓝图,对前途充满信心。突然这家公司倒闭了,这位青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倒霉的人,他垂头丧气。
但是他的经理,一位中年人拍了拍他的肩说:“你很幸运,小伙子!”
“幸运?”青年人叫道。
“对,很幸运!”经理重复一遍,他解释道:“凡是青年时候受挫折的人都很幸运,因为你可以学到如何坚强。如果一直很顺利,到了四五十岁,忽然受挫,那才叫可怜,到了中年再学习,实在是太晚了。”
当失败来临时,该怎么做呢?不气馁,不沮丧。
“只要信念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要相信成功之神是公平的,世上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
有这样一位同学: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去世了,她成为了孤儿。这使她过早的承受着过大的压力,承受着别的孩子不曾有过的痛苦,也承受着她不平凡的经历。
自从她失去双亲后,在亲人的帮助下,她勉强的读完了初中,就参加了工作,并且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她在那里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但她没有,她开始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不顾冷眼嘲讽,自学了许多科目,并参加了自考,学会了电脑,学了财会、法律等,都已经合格了,而且在她临时工作的单位里是最好的。
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她满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03年她考取了本科专业。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事啊!在她的背后有多少辛酸和泪水呢?已离校6年再来考大学,谈何容易啊?难道这一切都不需要勇气和坚强的信念吗?
没有过失败,没有过挫折,就不可能有成功。这成功是需要人去追求一种精神力量才能达到的,那就是:坚强!
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10月15日,9岁,年仅35岁的母亲南希·汉克斯不幸去世。
1824年,15岁,开始上学。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未获入学资格,工作失去。
1833年,24岁,经商再次失败,欠了一笔16年才还清的债。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成功当选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国会候选被选举人,落选。
1841年,32岁,当选国会议员。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又失败了。
1858年,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