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晓和刽子手都就位了,但那刽子手将鬼头刀依在地上,并没有动手的意思。
倒不是这刽子手打算放秦天晓一马,而是因为行刑的时间没到,原来秦天晓“上路”的时间定在巳时七刻。
受现代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古代处决犯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其实不然,古代处决犯人只有罪大恶极者才会在午时三刻行刑。
午时三刻按现代时间算就是差十五分钟到十二点这段时间,按阴阳学来说这段时间阳气最胜。
阴阳学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
午时三刻,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罪大恶极之犯此时开刀问斩,魂魄离体既被剧烈阳气所化,犯人就连鬼都做不成了!以示严惩!
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左右开刀,让其死后来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皇城的午门阳气为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可见皇帝老儿出手之狠辣!
言归正传,不管是做什么事,等待都是最难熬的,何况是等着砍头了!
秦天晓跪在凛冽的寒风里,但却感不到一点寒冷,又过了一会,两个衙役搬来了块木头桩子,那木头桩子已经变成了黑褐色,而且上面还布满了一道道清晰砍痕!
这木桩刚放下,法场外面就传来了铜锣开道的声音,先是八名持鞭子的衙役进场,而后是举着肃静牌、回避牌的衙役,在秦天晓眼里这一番如同出殡的闹剧过后,一顶四人抬的绿尼子大轿进场,在轿后还跟着八名背着火枪的卫兵,之所以让火枪兵跟在最后,是因为五行当中火属小凶所以不能在轿前。
新民府台刘文邴大烟瘾很大重,处斩犯人时间很长,所以刘文邴在家里抽足了烟才过来。
法场居中的位置有一个监斩棚,刘文邴在众人的陪同下进入主位。
见府台老爷来了,监斩官又为秦天晓验了边身份,正准备向府台禀报,场外有人高喊道:“老爷俺要为犯人敬酒!”
老话讲人命为天!虽然在当官的眼里,老百姓的命还没有牲口值钱,但过场还得走,所以见有人要敬行刑酒,虽然刘文邴有些不悦,但还是点头了!
监斩官得了府台大人的示意,挥挥手让兵卒让路,一高一矮两个农民打扮的男人走了进来。
秦天晓听到有人要敬酒,微微抬头看了看,但是看清来人相貌,心里真是大吃一惊!
原来这要敬酒的人居然是吴三胜!而他身边那捧着酒坛子的居然是秦二愣子!
秦天晓在震惊中喝下了吴三胜敬的酒,刚想说些什么,吴三胜起身来到刽子手和两名衙役身前,为每人倒了一碗酒,笑道:“三位军爷辛苦了!也喝碗酒暖暖身子吧!”
当兵的一般都好酒,而吴三胜这坛酒又是好酒,叫做“十里香”!刚倒出坛口,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那三个军卒正冻得发抖,见了这酒立即玩命的喝了起来。
法台下一个哨长见手下人这么没规矩,刚想教训几句,突然“啪”的一声枪响,那哨长的天灵盖被一枪打飞!
开枪的正是吴三胜,只见吴三胜两把“盒子炮”在手,是左右开弓,法台上两名军卒和那刽子手立即中枪倒地,是死得不能在死了。
枪声一响就是信号,此次青马坎三界沟混进人群里有两百多人,全部用的是盒子炮,而且都是双枪!
这两百多人都是山寨里挑选出来的悍匪,枪法也好,这一开打真是弹无虚发!法场上的衙役和官军瞬间就被打蒙了,是四散奔逃。
府台刘文邴见法场上枪声四起,吓得出溜到桌子底下,大喊道:“快让城里的绿营支援!”
刘文邴话音刚落,新民府城内也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原来杜立三为了能顺利劫法场安排了一千多弟兄进城制造混乱!
因为秦天晓太年轻,再加上新民府是重镇,以前就是处决那悍匪头子都没出过事,所以法场上只有二十几名绿营兵,剩下的都是衙役。
这些衙役大部分都没有带枪,就是有背着枪的,带着的也是老式的逐发枪,这种火枪是前装填的,要装弹非常费劲,而杜立三的人马拿的都是盒子炮,还有二十响的快慢机,只一轮齐射就把这些衙役打得是屁滚尿流。
那些绿营兵倒是背着新式步枪,但这些人欺负老百姓还可以,根本就没那胆量和“胡子”作战,所以枪声一响就混进了四散奔逃的人群里向城门方向逃去,但城里又传来了枪声,没办法只好逃进树林。
吴三胜都没想到劫法场会这么容易,只几分钟时间法场上的官军就跑没影了。
虽然官军轻易就被打跑,但吴三胜也不敢耽误半点时间,背上秦天晓带着二十几个兄弟就先撤了,至于其他的弟兄要去支援城里的兄弟,把那城门先夺下来。
吴三胜背着秦天晓进了树林,这里有准备逃跑的马匹,众人骑上了马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