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晓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心里忐忑不安,此时的他就如同做错事的孩子怕见到父母一般,不知道待会该如何面对秦老伯一家人!
很快马车驶进了秦家沟,和秦二愣子打了招呼,秦天晓就向秦老伯家走去。
站在秦老伯家门口,秦天晓又犹豫了,这时,那条大黄狗听见动静跑了出来,见到秦天晓立即摇起了尾巴。
“到家了就进来吧!站门口干啥!大冷天地!”
就在秦天晓正犹豫之时,院里传来秦老伯的声音,不知为什么,这声音让秦天晓感觉那样的温暖!
秦老伯穿着大皮袄,正坐屋门口抽着旱烟,看样子是准备出去,见秦天晓进来,如同往常一般的表情,并没有露出许久不见的喜悦,在鞋后跟上磕了磕烟袋锅子道:“回来了!”
“嗯!”秦天晓低头答应了一声。
“拿上褡裢,跟我走吧!老高家有头大肥猪要宰!正好你跟去瞧瞧,也该学学手艺了!”
秦老伯说完起身向外走去,秦天晓拿起褡裢紧跟在秦老伯身后。
一路上这爷俩都没有说什么,但眼圈都有点微红,在快到老高家门前时,秦天晓追上秦老伯把木户幸一给的那光洋递了过去。
秦老伯看了看这厚厚一摞光洋又看了看满脸病容的秦天晓,叹道:“这钱肯定来得不容易!你自己收着吧!俺琢磨着明年就把你和二丫的婚事给办了!虽然你俩定的是娃娃亲,但这三媒六聘也不能少,好歹俺也是个里长!不能让村里人看了笑话,好了!该办正事了,一会你可得好好学!这杀猪宰牛的看着不咋地,但学好了将来可是门吃饱饭的真手艺!”
秦老伯说完就大步走进老高家准备开始工作了,秦天晓擦了擦眼角的泪花,也准备当好自己学徒的角色!
杀猪在现代人眼里,可能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当时的东北农村来讲可是一件大事!
当年北方农村杀猪时,屠户要高声喊一句“出世入身”,而且小孩妇女不能观看,不然可能会撞上癔病!也就是所谓的‘脏东西’!
屠户杀猪时,讲究“一刀清”,即一刀将猪杀死,否则认为会不吉利。
将猪杀死后,还要将粘有猪血的黄裱纸压在房角或猪栏内,以示没有杀生,拔下的猪毛要用吹火筒盛,开水灌入桶后,把吹火筒的下端浸入猪退毛的大锅中,上端用口吹气,沿桶吹一圈,寓意以后养猪长得又快又大。
等一切就绪退猪毛时,要在猪头和猪尾各留一小块毛,意为“有头有尾”,然后将整条猪放在凳上,猪头朝向门口,养主烧香及猪毛谢天地,而后将猪剖成两片,除新年食用外,其余的腌入缸中,以备年后再用。
以上就是东北屠户的工作流程,屠户属于三百六十行,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个祖师爷!至于屠户的祖师爷,一般屠夫都奉三国时期的猛将张飞为祖师爷爷!
其实张飞当年只是开肉铺的小老板,别说是亲自动手杀猪,就是卖肉都由伙计来干,而他只负责收钱,所以张飞并不能算是屠户的祖师爷。
在齐鲁一带的屠户都奉秦代的曾子为祖师爷,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曾子(公元前五零五年—公元前四三五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
曾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受儒教祭祀。
因为曾子那流传已久的“杀猪教子”典故,所以很多屠户都奉其为祖师爷!
言归正传,秦天晓儿时家里住的是小平房,也就是棚户区,除了家里没有地以外,其他方面和农村都挺像的,也有邻居养猪的。
有一次邻居家杀猪,秦天晓也跑去看热闹了,当时那屠户杀猪可不像秦大伯这么多准备仪式,把猪绑好是直接就上刀。
当时那可是五六个人死死按住已经绑住前腿的大肥猪,那屠户捅了三四刀,才把猪给捅死,谁知道在放血时,那猪居然又跳了起来,满院子的疯跑,当时真把秦天晓给吓坏了,要不老规矩讲杀猪时不让小孩和妇女看热闹呢!
今天看秦老伯杀猪,只用两个人搭手抬猪,根本就不用按住,只见秦老伯用厚重的刀把在那头大肥猪的后脖子上重重一敲,那头大肥猪就昏了过去,原来猪的麻穴在这个位置。
等猪被打昏了以后,秦老伯一刀就刺进猪的颈动脉,而后向深处一捅,就ok了,只等血放净以后就收拾了!
秦天晓站在一旁默默地观看着似乎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就好像人们常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样,这看似简单的杀猪匠,其实也有大道理蕴含其中,也许老天是有意安排自己学这门手艺,磨砺自己!
想通了这些道理,秦天晓也释然了!从这一天开始就安下心来跟秦老伯学手艺。
要说秦天晓那是二十一世界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虽然不敢说干啥像啥,但也是无论放到哪里都能发光的主,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