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罗.雅各布接手之前,这些挑战已基本成功完成。
而挑战者的下一个角色往往就是垄断者。
一直以来,高通的核心业务模式,是通过向全球电信设备商发放cdma的专利许可,并收取专利费用。在等标准各自争夺市场,但随着3g普及,cdma成为各类3g网络的统一基础,这也就意味着,所有使用3g的电信商,都需要向高通支付这笔专利费用。
曾有人认为,与老雅各布相比,保罗.雅各布或许在专利费上更好说话。保罗.雅各布看起来比父亲更清瘦、也更温和,讲话时笑容可掬,甚至在一些对外活动上,会随手从公文包中拿出几款不同的cdma手机介绍,仿若一个称职的推销员。
但这可能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保罗.雅各布的强硬,在上任伊始即已体现。
“没有人喜欢付专利费,人们都喜欢便宜的东西,”接任后2个月,他对媒体解释说,“但人们没有考虑到高通把这些专利费投到哪里了,正是高通的基础技术研究,降低行业门槛,才使手机价格大幅下降。”
在回应那些质疑高通“律师比研发人员还多”的声音时,保罗.雅各布的表态更加直接——高通有资金付给律师,所以“会持续反击,反对者根本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而保罗.雅各布的强硬,特为高通此后十余年的行业态度奠定了基调,他上任之初就与诺基亚长达三年的纠纷掀起序幕,官司从2005年一直到2007年的现在,而且就在李锋拜访这天,官司还打着呢!
也在因为谈判陷入僵局,诺基亚宣布将从博通、意法半导体及英飞凌公司处购买芯片,意为对高通芯片的放弃。
在当时许多分析师的眼中,这一结果对高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因为彼时诺基亚不仅是手机行业中的绝对龙头,而且市场份额还在持续扩大,在2007年达到全球手机出货量的49%,
迄今为止,这都是一个无人能媲美的比例,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即便是现在的把苹果和三星加起来也做不到。
因此,甚至有人认为,这会影响3g的发展速度。
但所有人都忽略了外界的变化。
日后,当人们回顾这一年时,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对于整个通信行业来说,包括手机厂商、运营商、芯片、无线公司等,2007年被称为智能手机元年、又是移动互联网元年,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时至今日,这一时代仍在延续。
因为那一年第一代iphone就要面世了,这不仅颠覆了整个手机行业,也改变了无线通讯行业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3g网络在发展了7、8年后已经缺乏创新动力,大多数从业者认为,既然2g用来通话和短信已经足够,为什么需要更快的网速?
而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随后用“appstore”回答了这个问题,伴随着iphone的走红,连打开app都需要等待3分钟的2g网络被加快了淘汰步伐。
而力推3g网络的高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几乎是“躺赢”了整个行业。
“毫无疑问,iphone一个非常积极的影响是让主流人群想去用设备获取更多数据,”保罗.雅各布在一次采访中感慨说,“高通曾花了大量资金来宣传3g,但都没有像iphone效果这样好”。
当然,除了在行业标准上的“躺赢“,高通还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推出了一款snapdragon芯片品牌。
而5年后,当这一品牌希望在中国大肆推广时,高通从征集的100个备选项中选择了“骁龙”这一名称。
而通讯专利与芯片结合,让高通的优势尽显,最终高通成为了所有智能手机厂商的“爸爸”,“永远都离不开的高通税”。
几乎没有人喜欢高通的专利费。
但事实证明,在3g时代,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无人能够绕过这笔费用,它被称为“高通税”。
而且还是一如既往,高通在手机芯片的收费方式相当“强硬”,约定为手机整机销售额的3%至5%。
看清楚哦,这是整机的的销售价,还不是出厂价、成本价,从手机厂商的角度看,这并不合理!
就拿现在的苹果手机来说,价值1000美元的iphone8手机,销量差不多能达到一亿台,如果按3%来算,那苹果给高通的专利费就是30亿美金,
也就是说,高通什么都不用干,就能白白拿着30亿美金,当然,因为涉及到里面具体的协议和税费标准,算不出具体金额,不过更加苹果的财报报表,十几亿美金还是有的。
而且在看清楚点,这是整机的销售价哦,包括芯片、显示器、摄像头等等
举例来说,如果一款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销售100美元,需要付给高通5美元;如果当这款手机增加了镜头或内存等部件,从而将售价提升至150美元时,即使新增部件与芯片毫无关系,但付给高通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