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建议,天启皇帝再三考虑,认为是极为不错,可以大大改善大明现在每年都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所以让信王朱由检秘密准备。
就比如董宣武董大哥,此人有大才,对我大明更是忠心耿耿,所提建议无不正中要害,他的本事绝不只限于行军打仗,对治国也有其独到的见解,皇兄为何却始终不敢大用他?反而对他百般防备……”
天启皇帝的这番话,似乎很在理,但是细思起来,就连他自己也觉着有些太牵强,太苍白。
“难道东林党以及魏忠贤那些人,在朕心中还不足以制衡董宣武?”忽然只间,天启皇帝心中生出了一个古怪的念头,“如果是这样,朕若是将董宣武临时召回朝中,朝中的大臣又会是什么态度?这剑拔弩张的局面又会生出怎样的变数?也许,这样一来,朕也不必大开杀戒了!”
朱由检也怔住了,他没有想到,他出自肺腑的一席话,居然能惹来他皇兄如此一番震怒,难道皇兄对董宣武的芥蒂与忌惮竟然有如此之深?
董宣武是武将,征战沙场、上阵杀敌才是他的职责所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咱们朱家再不出几个人才,这满朝的大臣,只怕……唉,不说这些,改两为元的事,朕意已决,谁也改变不了。
据说当初董宣武当初考童生,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上,最终他老爹董舒昌受不了,堂堂董家,书香门第,自己的儿子考童生,居然三次未过,这张老脸算是被董宣武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干脆走门路,给董宣武弄了个童生的资格,才算勉勉强强糊弄过去了。此事在官场上几乎人人皆知,也成为了董宣武的一大笑柄。
天启皇帝见信王,从来不讲究,在小黄门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喝了口茶,朱由校问道:“五弟,改两为元的事,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