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三八四章 不动如山贾文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八四章 不动如山贾文和(2 / 4)

吸了一口气,心想贾文和难不成连相国会说出这种惊世骇俗的话来也早就猜到了?

左灵平素与贾诩就有些来往,也知道贾诩做事一向中规中矩,只有少数时候会出些奇谋,但实则极其深谙人心,将中庸之道做到极致,此时见贾诩沉默,他也明白关乎迁都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由不得他轻易开口,便也与贾诩一样保持沉默。

董卓见两人没什么动静,扭过头,脸色微微沉了沉,“怎么,孤的想法,你们不同意?”

见贾诩弯腰,左灵也急忙弯腰,开口道:“不敢。”

话音未落,他便听到贾诩掷地有声道:“不敢苟同。”

两句话一对比,宛若云泥之别,左灵还在为自己比不上贾诩进退有度而惭愧,便听贾诩问道:“还不知,相国这个想法可是首次说与旁人?”

“孤麾下幕僚,能信的人不多。文优是孤下令便会鼎力支持的人,孤不问也知道。其余人,孤也不敢深信。此番还是头一次与你二人说起。”

董卓笑了笑,望向表情颇为沉稳的贾诩,“文和,孤实则也知道迁都一事是下下策,却是苦于没有良策破解这个局面。此前孤想过许多,总觉得牛辅解决不了白波贼之事,时日一长,我等只会腹背受敌。你既然不同意,又问孤是不是将此事传出去,是不是已经想到解开局面的办法了?不管计好计差,但说无妨。”

“相国,贾某其实也一直在忧虑此事,为之设想许久,此前一直找不到机会说与相国,今日得了时机,贾某虽无良策,却也有一番肺腑之言。”

贾诩拱手作揖,在董卓意外地“哦”了一声后,沉声道:“若贾某所料不差,相国提及南方,忧虑的并非袁术,乃是如今归附袁术的孙坚?”

董卓闻言眉头紧皱,颔首道:“嗯。还是文和知孤心意。孙坚昔日便是皇甫嵩军中参谋,颇有军谋,勇略也是过人。最让孤心头不安的是,他以往在长安跟随皇甫嵩时,便想着致孤于死地了。这人最是麻烦。”

“有他来此,不论是跟着袁绍还是袁术,也不论是从轘辕关还是汜水关打过来,都极有可能被他攻到雒阳孤也不瞒你们,此人军谋,在孤心中,与孤已然不相伯仲,孤是打心眼里忌惮,恨不得他早点去死若非孤亲征有失颜面,亦会影响雒阳局势,恨不得早日带兵过去灭了他。文和对此人可有计策?”

“弄死倒是不容易,不过贾某可以担保,一俟孙坚有攻入司隶的可能,便让他受袁术掣肘,半途而废。”

“哦?”董卓挑了挑眉,左灵也神色惊疑地望向贾诩。

“贾某前些日子派了些人收集袁家人的境况,也斗胆翻阅了相国收集的关乎袁家的典策。从此之中,贾某得知袁绍与袁术素来有长幼之嫌,此二人因身世多有争执,彼此互不顺眼。如今东面诸多反贼以袁绍为盟主,袁术必然心生不满,虽说孙坚归于袁术,但盟主既然是袁绍,一旦孙坚脱离袁术北上攻打,此中便有了空档,能让袁术认为孙坚替袁绍做事,从而阻拦孙坚立功。这是其一。”

贾诩面不改色地说着,微微顿了顿后,语调依旧四平八稳,“其二,贾某仔细思量过,这些人中孙坚的将帅之才排在前几位。他若打胜了,名声大振,却也有了功高盖主的嫌疑。袁术是素有容人之量,其出身也是世间少有,可非常之时未必就有非常人的气量,此中亦有机可乘。这便是攻心之策,贾某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但想来让孙坚气势衰竭,半途而废还是简单的自然,此中所想都是孙坚胜的情况,以贾某看来,孙坚能不能胜还得另说。”

董卓点点头,脸色舒缓下来,左灵急忙点头,“文和兄所言极是。相国,这南面可算解决了?”

董卓右手搭上肚子揉了揉,却是摇摇头,“不算。这是我等能够应付的情况下,若是三面齐攻,再加上雒阳有人不安分,我等分身乏术,还是一样。”

左灵神色一滞,望向贾诩,见得贾诩面无表情地瞥了眼他,有些尴尬地眼神闪烁几下,就听贾诩继续道:“相国担忧的是。然则正如相国所言,袁绍成了盟主,整个联军的威力便小了几成,不一定能成事。自然,关乎此事,贾某也有一些拙见。贾某记得,徐州刺史陶谦不是一直在进贡么?自从东面各地反贼矫诏污相国的名誉开始,徐州本就不在相国的掌控之中了,相国不若封陶谦为徐州牧,以利诱之,让整个联军离心离德。”

“嗯。”董卓点点头,思虑片刻,见贾诩没有再开口,便将刚刚收到启发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事还有待商榷,不过文和如此一说,孤倒是想到了,他们不是十多路人马么,太守、刺史,还有州牧都各算一路人马孤以为,不若我等下诏,封豫州刺史、兖州刺史都为州牧再让他们争权夺势去。自然,到底算不算州牧,还得看他们自己的态度了。”

“相国高见!”左灵及时送上自己的恭维,见贾诩不咸不淡地也应和一句,心中有些得意自己的明哲保身,才想着,又见到贾诩瞥了眼过来,那眼神没什么感情,却让他突然有些发怵。

“此外,我等也可以让朝廷命官前去说项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