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长风乍起> 第1章 楔子(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楔子(一)(1 / 3)

战国末世,华夏大地烽烟四起,在大楚王朝开国之君刘毅扫灭群王,最后建立起神州大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的大一统王朝之前,诸侯国之间几经互相征伐,弱肉强食,最后只剩下了陈国,楚国和西边最为强大而暴虐的秦国。当时的秦国在后来的始皇帝陛下“奋六世之余烈”的经营之下,早已兼并九州大地的北燕,东齐,和中部的赵国和韩国,三分天下,已据其二,只剩下了南边的两个大国陈国和楚国,还在坚守祖宗的基业,没有屈服。

陈国的王族,本来姓齐氏,继位的陈王,一个比一个昏聩,沉湎享乐,最后导致大权旁落于强臣之手,姑苏陈家,自夏天子定鼎神州之初就世居于此,四世经营之后,一一击败了其它有权势的家族,最后夺得了陈国的统治权,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国号与王族的姓氏相同的诸侯国,倒也显得名副其实了。在夺位战争中,家奴刘氏忠心耿耿,屡立功勋,因此当陈氏攻陷了陈国的都城江都,登上王位以后,就将家奴刘氏一门升格为家将,命其世世代代为陈氏镇守祖地姑苏,永不相负!

当时的陈国和楚国,占据了长江的天险,如果能够联合起来一致对付强秦,据天险而扼守险要之城,那么任强秦如何坚兵利甲,如何强将如云,想要灭陈亡楚也绝非朝夕之间可以做到的。这一点,陈国和楚国早已达成了共识。然而长江冲要江都,姑苏,广陵,三座城池,陈国占据其二,尤其是姑苏,对于楚国而言,更是极为重要的咽喉之地,一旦姑苏失守,敌军挥军东来,姑苏东面楚国的广大平原地区将再无险可守。姑苏对于陈国也同样重要,楚国想要进攻陈国,不拿下姑苏,那么姑苏之兵顺流而下,不须三日便可抵达楚国的都城广陵。

正是因为姑苏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历史上陈国和楚国,为了争夺姑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仗,然而因为先有陈氏,后有刘氏,楚国竟一直不得寸进。

这一次,陈国和楚国面临暴虐的西秦这一共同的强敌,不得已相约盟誓,结为兄弟之国,但是姑苏这么重要的城池居然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一事实一直让楚王寝食难安。楚王曾经在会盟时尝试性地提出派兵共同镇守姑苏,或者用南部边境的10座城池来换姑苏这一座城池,然而话音刚落,陈王勃然变色,会盟不欢而散。

秦王对于陈楚两国之间的嫌隙心知肚明,在得知两国经过多次讨价还价之后终于达成盟约之后,派出了一介使臣,找到了楚王,告诉楚王,秦国旦暮之间便要进攻陈国,如果楚王可以按兵不动的话,秦国可以事后用包括姑苏城在内的陈国东境的15座城池作为感谢。楚王表面上大义凛然地拒绝了,但是内心实际上非常心动。于是在秦将蒙启率领20万大军进攻陈国,围困江都的时候,楚王不但没有按照盟约出兵救援,反而派出军队趁机围攻姑苏,在陈国的后背插上了致命一刀。

此时陈国家将刘庄,率领着陈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屡次想出城赶赴江都救援,都被重重叠叠围城三匝的楚军赶了回来。看着西面的江都在秦军的围困之下朝不保夕,刘庄忧心如焚,楚军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只是围困,并不强攻。刘庄一怒之下,屡次率军出城,主动向楚军发起攻击,给楚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一年以后,刘庄终于收到了江都城破,陈氏王族在接下来的屠城中被屠戮一空,刘庄一时间万念俱灰,他对强秦的暴虐不仁充满了仇恨,手下的部曲受此打击,也没有了以前守城的心气劲了,居然被围攻一年毫无进展的楚军轻轻松松在一次试探性的攻击下,拿下了楚王梦寐以求的姑苏城。

楚王向来就十分欣赏刘氏这个忠心耿耿而又足智多谋的老对手,所以当刘庄被双手反绑,擒到楚王帐下以后,楚王不但亲自下阶松绑,而且把刘庄奉为上宾,对刘庄杀伤杀死楚军数以万计的过往毫无芥蒂,当场命令给刘庄增兵2万,增发粮食补给,让刘庄为楚国继续镇守姑苏城!

刘庄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一方面,陈氏王族已经满门俱灭,效忠无门,一方面,残暴的秦军的气焰马上就要蔓延至整个神州,有志之士都明白,秦国的国策,野蛮而残酷,制定国策的商君,曾经给当时的秦王进献《商君书》,刘庄在江都有幸被陈王赐书,所以得知了当时在上层之间都属于统治绝密的国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剥夺秦国民众的私有财产,愚昧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缺衣少食,没有独立思想,成为只能依附于国家战争机器,只知道杀戮的野蛮人。

刘庄秉承家训,素来以为士为知己者死,人必以国士待我,则我必以国士报之。这才是他们世世代代都对陈氏忠心耿耿的最重要的原因。刘庄自问不愿意让子孙后代生活在秦国那样的国度,成为亡国奴,更兼无智无识,只知杀戮,只知顺从的弱民。当他读到商君书里面“以强攻强,弱;以弱攻强,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一群野蛮未曾开化,饥肠辘辘而又眼喷凶焰的弱民,在战争机器的驱使之下,嘴边带着残忍的笑意,闯进了陈国,楚国,闯进了刘家的家门,肆意地挥舞着屠刀,享受着杀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