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Day-XXX
天气:晴
其实疫情爆发前不是没有征兆的,所谓大事将出必有异象。
从去年冬天开始直到今年的这次疫情爆发前,常厦市爆发了几次人流感和禽流感。
这次疫情爆发,大家都被前几次大大小小的流感搞麻木了。因为得病的人病情同样也是体温升高或者不自然的抽搐,所以大家都把他们当流感病人看待了。
至于咬人的人,他们看上去都是单独的个例,发病时就和发狂犬病一样,人们很恐慌,但是也没过度的去在意。
直到疫情大规模的爆发,人们才把这一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但为时已晚。
张新异所在的正方中学受到几次流感的冲击已经全校停课了好几回。
身为美术老师的他本来就没什么工作,这个学期更是闲得蛋疼。
美术课一般都在上午第四节和下午,所以这大半年,他除了早上开会那天,上午都是十点后才到校。
也不是没人对他的行为指指点点,只是校长和他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他有恃无恐的。
说起来,校长算是看着他长大的,而且交情匪浅。
在小学的时候,这个校长是他们班的数学老师,那个年头大学生可是稀缺货,所以没多久就调到正方中学搞行政工作,但工作期间还是在方正小学给他们上课。
这种在子弟小学和子弟中学间的调动是很正常的。到他们班毕业时,他直接当上了中学的副校长,现在早就是正校长了。
张新异的工作也是找校长开的后门,一毕业就能弄到个带编制的岗位,这之间的PY交易不用说大家也能明白。
只是这找校长开后门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校长“后宫佳丽三千,独宠他一人”呢?这还是那个秘密交易的事。
张新异属于职工子弟,这一片他都贼熟悉。从他妈那开始,他们全家在这一片就属于小能人。
他妈不但人精明还热心。你要到这里查个什么人,去街道找户籍不如直接找他妈,他妈不但认识的人多,关键是大家都认识她。
所以这乡里乡亲的有小事就请她帮忙,有大事也要她拿拿主意。
这些年小区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学校的学位也越来越紧张。谁想把孩子从外地转到这里来,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他们家帮忙。
方正小学的校长是他妈的麻友,自然不用多说。这中学的校长以前是自己孩子的小学数学老师,自然也认得的。他妈找这个中学校长磨磨唧唧拐弯抹角的谈过几次才切入正题。
开始弄个学生进去,校长还畏首畏尾的。因为他才当上副校长立足未稳,另外他觉得这是干了件坏事,挺不好意思的,所以见面老是说着一些客套话。
每次他妈在中间搭线,让家长负责请校长吃个饭,席间通过他妈送红包给校长。然后校长回头再请她妈吃个饭,再回点礼给她妈。
慢慢地找他妈帮忙弄学位的人越来越多,饭局太多有点吃不过来了。大家也就心照不宣的把这仪式去掉了,只剩下这送礼回礼的精华部分。
再后来,这一来二去的功夫都省了,他妈直接拿好处费,校长直接收钱办事。
不过校长那边还是经常请他妈吃饭,毕竟是财神爷嘛。她妈逢年过节也提点东西去校长那,毕竟还是靠人家发财致富的。
这些年校长和她妈都没少挣,而张新异和他爸就混了个口服,经常和校长吃个饭什么的。
张新异一毕业,她妈都没主动提,小学和中学的校长都主动要求张新异到学校去任教。
张新异觉得还是中学比较轻松,因为他上中学的时候,美术课经常被语数外的老师“借走”上自己的课,还是有借无还的那种。
最后张新异选择了进入中学任教,一来工资多几百,二来他希望那些语数外老师天天来借课,这样他就不用工作还照拿工资。
一进单位,校长私下里对他特别好,我估计校长当时要是有个女儿非得和张新异定个亲不可。
因为张新异她妈看他找了工作,也算有个着落了,开始整天想着抱孙子的事。天天在家里念叨她,让他和他爸不胜其扰。
家里说完了,她妈又跑到校长跟前去说这个事,校长可认真的听了进去。
前前后后介绍了几个女老师给张新异,他是一个都没看上。也不是自己条件多好,只是他心里是以某个人为标准,这些老师都不符合条件。
最后,他爸提出了,让孩子一个人住才有空间去恋爱。
说走就走,二老火速在市里最大的公园边,风景和环境最好的小区里买一套几百万房搬走了。
直到他爸妈买这套房他才知道自己家原来有这么多钱。
但是知道了也没用,家里的积蓄全都买房买家电了,一个子也没给他留。
他妈还是留了条赚钱的道给他,这么多年经营的入学门路全交给了他。
他看了他妈这些年的操作,自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