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软绵绵地从他怀中滑落于地了,双目紧阖,面色惨白,显然已断了气,连遗言都不及吐露。
姜无岐盯紧了酆如归的尸身,少时,那尸身竟化作了一泼水。
姜无岐适才确实曾有一瞬将这由水所施的幻术认作了酆如归。
但直觉却告诉他这并非是酆如归,即便从其姿容、神态、谈吐中找不出半点破绽,可这定不是他的酆如归。
他的酆如归……
如归……
酆如归何时成了他的酆如归?
便因为旁人将他与酆如归认作夫妇,酆如归便成了他的了么?
他下意识地抚过自己的唇瓣,那唇瓣适才才与酆如归接过吻,其中的舌适才才尝过酆如归口腔内里的滋味,那滋味较饴糖要甜腻上许多。
他沉溺于与酆如归接吻,亦迷恋着酆如归的身体,更喜欢酆如归冲他撒娇,亲近于他之时,所展露出来的姿态,但最为令他失神的却是酆如归的低吟以及被他抚摸、亲吻时的颤抖。
他想要将酆如归欺负得再狠一些,这样,他便能听得更多的低吟,感知到更多的颤抖了。
——但他不该如此,他不该欺负酆如归,他不该仗着酆如归对他无防备而趁机欺负于酆如归。
可他为何会有这般龌龊的心思,他是何时对酆如归起了这么龌龊的心思的?
他又究竟想对酆如归如何?
单单只是想欺负酆如归么?
无论如何,他须得先寻到酆如归。
纵然他相信酆如归定然不会出事,但若不能将酆如归拥在怀中,他便片刻都不得安心。
他收敛了紊乱的思绪,望向那和尚,心下紧张,面上却不显,张口问道:“你可知他本人身在何处?”
那和尚是个年轻的小和尚,看模样不过十五六岁,闻言,摇首道:“施主,小僧不知,小僧被困于这宫殿中,欲要寻个出路,才四处乱走,你是小僧碰到的第一人。”
姜无岐心生警惕,又问道:“你是如何瞧出他有古怪的?”
小和尚指了指地面上的一串水迹道:“那姑娘的发丝、衣衫,乃至于裸露在外的肌肤俱是干燥,但她一路行来,却落下了诸多水迹,可见她有古怪。”
姜无岐低首望住,除去那一泼水之外,确是尚有一串的水迹,且他身上的衣衫未干,先于他堕入井水的酆如归怎可能不沾一滴水?
当真是他大意了。
他当时竟然未觉察到这两处破绽。
是由于他一见酆如归的容颜,便乱了心神罢?
可他何以会为了酆如归乱了心神?
是谁将这一泼水幻化成酆如归迷惑于他?
其人又怀揣着甚么目的?
对他有何图谋?
姑且不管那人对他有何图谋,只消酆如归并未落入其手,平安无事便好。
姜无岐思及此,又想起那小和尚须臾之前曾言他被困于这宫殿中,所以这宫殿是一旦进入,便出不去的么?
他疾步走向宫殿殿门,顺利地出去了,但跨出不过百余步,他又莫名其妙地回到了殿门前。
他仰首一望,殿门正上方横着一张牌匾,上书“迷魂殿”三字。
许他是被迷了魂魄才出不去的,然而如何才能出去?
他的酆如归又是否身在这迷魂殿中,倘使酆如归亦在迷魂殿,他必须要先寻到酆如归,才能出去。
他见小和尚走到了他身侧,又听小和尚失望地道:“却原来施主你也出不去。”
姜无岐朝着那小和尚道:“你是因何会被困于此处的?”
小和尚一脸惊惧地道:“小僧去一村子里头化缘,化了一碗米饭,方才吃下,途径一井水之时,忽而听得井水中有动静,凑近了去查看,但那井水却不知为何平白无故地仿若有实体一般,将小僧往里头拽去,小僧挣扎无用,整具身体都被拽入了井中,被井水一淹没,小僧马上昏迷了过去,转醒时,小僧浑身是水,就倒在这迷魂殿不远处,小僧见前后左右皆是空茫茫的,才进了这迷魂殿来,谁曾想,一进来竟是再也出不去了。”
他满面的惊魂未定,声调渐低:“即使出了这迷魂殿又能如何?”
姜无岐思忖着小和尚的一席话,道:“那村子可是唤作傅家村?”
“好似是唤作傅家村。”小和尚不好意思地道,“小僧当时饿得昏了头了,见是一村子便胡乱地闯了进去,只进村之时草草扫了眼立于村口的大石,好似是刻着‘傅家村’三字。”
这傅家村内有一处招魂井,村人应当不会随意令外人进出才是。
且又是个和尚,极有可能对藏于里头的一百三十二只鬼不利。
那夜,他与酆如归随那孝子的小厮来傅家村之时,那些小厮尚未靠近大石便被鬼阻拦了。
又或者这小和尚是白日来化的缘?那些鬼无法阻拦小和尚,而由活人来阻拦,反是惹得这小和尚疑心,且这小和尚年纪尚小,这才索性将这小和尚放进了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