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永世帝唐> 第三百一十九章:韦氏结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九章:韦氏结局(3 / 4)

决定吧。”

说完,他向外走去。

韦津想站起来去追殷清风,但他忍了又忍还是决定等商议后再做决定,他可不想草率的做出一个让所有后世族人痛恨的决定。

等他见有些人想要去阻拦殷清风,他赶忙站起来挥舞手势。他一边挥舞着一边心中痛骂族人的城府连一个少年都不如,在利弊都没弄清楚之前,就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忘乎所以。

殷清风走出之后也是松了口气,他感觉自己并适合做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一天半的时间折腾下来,他只感觉自己的心好累。

感觉身后没有人追出来,他更是松了口气,但接下来他还要面对韦纲父子。

殷清风最想见的韦氏族人是韦文宗的族弟韦云起。二十年前,他孤身一人前往突厥借来两万骑兵,然后击溃契丹人。这样的将领与事迹,只有后来的创造“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才勉强能与他媲美。

在另一间屋子,殷清风见到了韦纲另一个儿子韦文傑,韦纲的堂侄、新城公主第二任驸马韦正矩的老爹韦庆嗣、法苑珠林里提到的韦庆嗣的弟弟韦庆植。

殷清风让他们坐下后,问道:“韦翁真的想好了?”

韦纲和其他四人想站起来,殷清风压压手。韦纲只好坐在那里抱拳道:“请淮阳侯收留纲以及纲之族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又皆为利往。虽然韦纲和他的族人想在他这里获得足够的利益,但殷清风敬重韦云起这条汉子,还真不能收下他们。“本侯有一个产业需要和韦翁的族人合作。”

“是合作而不是替他打理?”

五个人有些没反应过来。

“本侯得太子应允,可以将部分修文馆的藏书刊印出售。如果再有韦氏的藏书,大约会有二十万各类的书籍可以刊印。”

五人有些失望了。

二十万卷藏书听起来是很多,但绝大多数的书籍只能当做某些家族的藏书,刊印量并不会太大,世人更愿意购买那些与科考有关的或其他的儒家典籍。

“文宗可知道市面上一卷论语价值几何?”

韦文宗想了想,“大约六百文。”

殷清风追问道:“若两百文卖与文宗,文宗愿意购买多少贩卖到益州扬州?”

“两百文?”韦文宗一惊,大声说道:“全部!有所少买多少。”

殷清风心中乐了,这孩子反应挺快的啊

他替韦文宗说道:“文宗是不是认为,即使去掉一路上的车马舟船费用,最少每卷也能得财两百文?”

韦文宗激动说道:“最少三百文。”

殷清风扭头看向韦纲,“像论语、春秋等典籍,本侯已经让人刊印了近八十万本。准备囤积到九百万本的时候,就要开始对外贩卖。卖价嘛,每本两百文。”

“嘶”

五个人被殷清风的大手笔给吓坏了。“刊印了近八十万本等到九百万本时开始贩卖、每本两百文天哪这这这嗯?”

韦文宗抱拳道:“淮阳侯所说的“本””

殷清风挥挥手,“本也好卷也好,这两百的卖价”

韦纲也反应过来了,“太低了!这两百文真的太低了,哪怕四百文也是淮阳侯对天下人的恩德!”

殷清风笑了笑,伸出三根手指,“三成利。”

“什么?”韦纲呆了呆。

“韦翁想要得到这三成利,第一,卖价不准变动第二,韦翁要派人去各主要州郡开设书铺。”

“”

“以每本获利一百二十文计,九百万本可得利一百万贯。”

“”

“是不是感觉一百万贯的三成并不多?”

“”

“本侯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称为五经。这九百万本是指那九部典籍各刊印了一百万本。但一百万本能满足天下人的需要吗?若再加上其他的典籍呢?”

韦文宗颤声的说道:“天下庶民生生不息,人只会越来越多。每十年八年就有新生孩童需要启蒙、需要参加科考”

“没错!两百文的卖价将意味着没人能与本侯争夺书籍的贩卖。全天下想的人,都得买本侯的书!”

“呼”

要命了!要命了!全天下的人想买书,只能从他们手里买声望啊韦氏的声望啊每个人都会记住韦氏的教化之功德的!

韦庆嗣承袭了阆公房始祖韦阆的爵号,是韦氏在前朝时期少有的获得爵位的人。所以,他是支房内除了韦纲之外地位最高的人入唐之后,他只获得了一个闲散的官职,这些年他一直把心思放在与韦文宗争夺下一代族长上。

他之前虽然认可族叔对淮阳侯的分析和未来的看好,但韦氏的骄傲让他真的难以接受举族投靠的决定。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淮阳侯提出的是合作,并许下三成的分利参与到书籍的贩卖,让韦氏获得难以想象的声望。这两点,都说明淮阳侯不是想接受他们的效忠然后奴役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