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听说你们两个很聪明是吗?”公孙策、包拯二人没有理会自己刚才的问题,这赵馥兰倒是也不在意,又笑嘻嘻的问着,“那让你们两个猜个字谜吧,嗯,是这样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你们能猜得出来吗?”
听到这样一个字谜,包拯、公孙策二人相视一笑,眼神里又露出一丝疑惑,不知该不该回答,因为,这根本就是东汉末年的一个童谣嘛。《后汉书•;五行志》记,汉末献帝时,董卓擅权,颠乱朝纲,鱼肉百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因而京城人民编制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童谣中的“千里草”,合为“董”字;“十日卜”合为“卓”字;“何青青”、“不得生”是说董卓虽然威势赫赫,但总逃脱不了人民的惩罚。此歌巧妙地诅咒了这个专横跋扈、丧尽天良的当权者。只是,赵馥兰贵为公主,又怎会知道这样一首讽刺当权者的童谣呢。
“喂,怎么样,你们傻笑什么呢,是不是猜不出来啊。”那赵馥兰见面前这两大才子迟迟没有说话,还得意的认为是自己的这个字谜多么高深,他们猜不出来了呢。
“啊,对,”包拯勉强的笑了笑,说出了有生以来最违心的一句话,“公主的字谜太过高深了,我们猜不出来,这样,我们先走了,回去后再好好想想行吗?”
他们必须尽快将邓通被杀一事搞清楚,所以,实在是没有时间,在宫里陪这个无忧无虑的公主猜什么字谜。
“干嘛要走啊,猜不出来,我告诉你们啊,”赵馥兰那张稚嫩娇美的脸上写满了得意,却不知与这包拯、公孙策而相比,自己是多么大无知,还自以为是的跟他们解释谜底,“挺好了,我可只说一次啊,千里草是“董”字,十日卜是“卓”字,何青青,不得生,是指董卓虽然威势赫赫,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人们的惩罚,是讽刺专横跋扈的当权者的。这下知道了吧。”
看见赵馥兰那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公孙策真想问她一句,你知道董卓是谁吗,东汉末年的事儿你又了解多少呢?哎,还是那句话,谁让自己身在人家的地头上呢,也只好忍了。
“嗯嗯,明白了,明白了。”公孙策笑着点了点头,“那公主殿下,我们可以走了吗?”
“干嘛你们两个总朝着要走呢,”赵馥兰脸上露出一丝不悦,虽然她为人很随和,却也是有些小脾气的,从小到大,在宫里面还没有人敢逆她的意呢,“难道我就这么惹人厌吗?”
“你们两个真是大胆,居然对敢不把公主放在眼里。”一旁的褚颐良也加了一句,他其实并不觉得这包拯、公孙策二人的言行有什么无礼的,他只是觉得如果冰玉公主继续在这里跟他们说话,那就不会吵着要去见刘太后了。试想一下,那冰玉公主冲到朝堂之上,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草民不敢。”
“哎呀,小褚,你就不要吓唬他们了。”赵馥兰笑了笑,而后又一脸认真的看着包拯、公孙策二人,“我的样子真的看上去很讨厌吗?”
“啊,怎么会呢,”公孙策强忍着心中的不耐烦,笑了笑道,“公主你这么年轻貌美,聪明可爱的人,怎么会有人讨厌呢?”
“就是嘛,”别人说自己聪明貌美,这不禁夸的赵馥兰便又得意起来,“我就说呢,怎么会有人讨厌我呢,对了,你们出宫去干什么,查案子吗?带我一起去吧。”
“啊,这,”包拯有些为难了,连连解释道,“公主你乃万金之躯,这跟我们出宫去,要是出点儿什么意外,那可如何是好。”
“意外,能有什么意外啊,”这个从小便在这金玉簇拥的皇宫里长大的公主,自是没人敢惹,她又岂能懂得外面的危险呢,“让小褚一起去,他可是大将军呢,可厉害了。”
“啊,不不不,公主,没有皇太后的允许,你可不能出宫啊,万一……”话一出口,那褚颐良便后悔了,他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提起皇太后呢,那冰玉公主可是才刚忘了去大殿之事呢,若不是有人在场,他真恨不得抽自己啊。
果然,那赵馥兰一点儿都没有辜负褚颐良的担心,满不在乎的说道,“哼,我这就去跟母后说,母后一定不会阻止我的。”
“哎哎哎,”公孙策赶紧跑到前面将那不好对付的赵馥兰拦下,带着一脸疲惫的笑意,“公主,其实,我们现在也没什么事儿,不如,我们继续猜字谜啊。”虽然,公孙策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是出宫查案,而不是留在宫里陪这个公主猜什么字谜,但他也察觉到方才在朝堂之上,刘太后似乎对他与包拯二人心生不满,尤其是他们提出十三年前之事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绝不可再让刘太后听到公主要跟着他们二人出宫之事了。
“猜字谜,好啊,好啊。”一听到字谜二字,那赵馥兰便来了兴致,她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是多么聪明呢。
出宫之事总算告一段落,包拯、公孙策二人只好先留在宫里陪那公主猜什么无聊的字谜,直到众臣下朝,八贤王经过这里。
“八皇叔。”赵馥兰见八贤王来了,便笑嘻嘻的跑了过去,她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