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后,我迎来了第一个新年,齐向越更先帝年号天和为顺和元年,普天同庆,查觉到陛下对我态度有所缓和时,我简直高兴的要飞上天了。当我还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秦太后便在齐向越跟前计谋了起来,而这些计谋却全都是争对萧将军,无非是军臣不可信,萧将军在陛下登基时因在边疆守卫未能回来,是对陛下的轻视,居权自傲,其心可诛。一次不行就二次,时间长了,秦贵妃秦絮也加入其中出谋划策吹枕边风,齐向越最终还是被说动了。秦太后本名秦晚风,原也是书香世家,早年因萧将军谏言而被抄家,女性全被充入乐籍,秦晚风年幼时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只因运气较好,被发配入宫中充歌舞女,后被天元帝宠幸,宴席中,贞惠夫人在宴席上无意间看到秦晚风,笑说道:“此女容颜与我有几分相象。”秦晚风本人也聪明,立马接话认下了这位姑姑,方才有了今日,齐向越的名字便是最好的印证。如今,秦晚风成了太后,自是要报当年的灭族之仇。至于秦絮原因就更简单了,齐向越自小与她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顾盼是先帝赐婚,不可违逆,见她也不受宠,心中也并无危机感,但封后大典上,却给上封号“端慧”二字,而自己什么封号都没有,从前有先帝压着,如今,先帝已去,原本以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但齐向越的这道圣旨直接将其打入谷底,自是很愿意站到姑姑的阵营,打击顾盼了。而齐向越本人也十分忌惮萧将军的军权,自然乐于成全。而他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给庄王的第一道圣旨,将其调离都城好方便自己的行事。
庄王齐远收到的第一份圣旨便是代皇帝查巡边境,我听到这份圣旨时,内心却是同表姐一样满心的欢喜,我们都以为庄王成为了陛下的心腹,那我们的地位只会更高。当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傻啊,我竟然连秦贵妃每天在我眼前装模作样的哀伤都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暗自高兴,真傻。听闻兵部尚书查到萧将军通敌之罪,连上三道密奏,朝堂之上,陛下当场发怒,立刻下旨诛九族,满朝皆为萧将军求情,却不知反而会更加坚定齐向越对付萧安的心。估计是为了面子,又或者是为了秦太后的一句话,总之,旨意最终改为十岁以下者皆入昌籍,余于者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诛连者竟有百人,而表叔却连回朝申诉的机会都不曾给过,直接就地处决。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月前还和自己一起说着过年趣事的表姐和表弟,现在却入了牢,等待着判决。
匆匆的来到祥和殿外,管事的公公如同知道我会来一般,直接将我挡在了门外,“娘娘,老奴知道您要进去求情,但陛下此刻定不愿听到您的求情,朝上,陛下已为萧将军之事斥责了顾尚书和几位大人,如果娘娘此时再求情,恐会令陛下不喜,还望娘娘三思。”
“公公的好意,本宫心领了,但本宫此时一定要见陛下,如若不能去做些什么,本宫一生都不会心安,公公只管去传话。”
“既是如此,老奴也不多言了,娘娘稍等片刻。”
“嗯。”
不多会儿,张公公便请我进去,我不知道此时还能做些什么,只知道向陛下求情,只有他才能挽回这一切,我似乎忘记了是他刻意主导的这一切。
“陛下,表叔之事嫌疑之处太多了,还请陛下明查,宽限时日再做处理,即使不能,也应等表叔回朝,给表叔一个自辩的机会。”
“这件事朕心中有数,自古以来何来朝令夕改之事,皇后莫忘后宫不得干政。”
“陛下,臣妾并非是要干政,而是不想陛下错杀忠臣啊,表叔的忠心日月可见,决不会做出叛国之事,臣妾以命担保,还望陛下三思。”
“皇后,你今日的话多了,朕念你因母家之事体谅你的心情,如若再胡言,休怪朕无情,退下。”
“陛下,即使萧将军有罪,也不应祸连表姐入昌籍,这定是有心人的泄愤之意,表姐是赵母妃亲认的儿媳,还请陛下看在赵母妃和庄王的面上从轻发落。”
“你这是质疑联的决策了?”齐向越轻轻扣击着桌面,每一次声响都如同敲在了我的心上,我等待着他的最终判决。“真是联的好皇后,来人,皇后无德,后宫干政,即日起,兴和殿面壁思过半年,好好反醒反醒,后宫诸事暂由秦贵妃打理。”
我输了,我苦苦的哀求对于齐向越而言,只是加深他对我的厌恶,一个坚定的维护自己皇权的人又怎么会允许我这样一个不识识务的皇后继续管理后宫呢?父亲派人偷偷的送了封信告诉我,他会想办法救人的,要我不要再去犯陛下的逆鳞,我才深刻的感受到庇佑我的靠山父皇不在了。父亲的办法最终也只是四处走关系,寻陛下的圣旨漏洞,将武忠以不满十岁为由偷偷改入了昌籍。而这一年,表姐刚满十岁,符合了陛下的旨意,可以保住命,却是入昌籍,自此之后数年,我再也不曾见过表姐和表弟。
在齐向越的心中,对于顾盼可以说是毫无喜感,原因很简单,顾盼这张脸加上她的身姿实在是太象贞惠夫人,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十分的清楚的,自已的父皇这一生唯一的真爱,但自己却因此受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