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飞舞年华> 第一章 获封 敬敏小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获封 敬敏小姐(1 / 2)

我是礼部尚书顾子翎的唯一的嫡女顾盼,今年刚满8岁,我的表叔是名震大齐的飞虎大将军萧安,这样的身世让我有足够的资本自傲,而我也一直是这么过的。直到丫环跨过月牙门说表小姐来了,我才从这股自信中走出来,推开房间内的珠帘,老远就看到一大一小两个人影朝气蓬勃的走进了院子。眼前这位一身红色脱地长裙,披肩长发只用三根金钗便盘了起来,特意画出的剑眉,使整个人看起来英姿飒爽的人就是我的表姐,名震大齐的飞虎大将军萧安的唯一嫡女,当然这也是我最为尊敬的一个人。表姐从五岁时初次进宫便被赵贵妃看中,当场就认了这个儿媳,再过两年表姐便会和庄王殿下完婚,这是宫中众所周知的秘密了。因而几乎每次去大将军府找表姐时,总能看到庄王殿下的身影,看着他们亲密无间的嘻笑,我常会幻想和我未来的夫君也要这般相处,想着想着便傻笑了起来,这个时候,庄王总会笑话我,幸好表姐和表弟会站出来为我主持公道。要说我这个表弟,也只比我小了一个月,我母亲曾偷偷告诉我,将来会让我们联姻,但每次见到表弟时从来都没有像庄王对待表姐那样对待过我,所以我总是和他吵嘴,打击他自以为是的射箭和三脚猫的拳脚功夫。尤其是每次看到他总是缠着太子展示他的功夫诉说他将来做大将军的伟大梦想时,我总是会特别的烦燥,后来我发现只要是太子出现在了表姐、表弟和庄王身边说笑时,我的心里就如同压抑着什么,弄的我时常心神不宁,母亲说我只是嫉妒他们的关系好,虽然我总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我从不认为那是嫉妒。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那是一种内心深处对命运的一种深深的害怕和无力之感。

“我说你又在瞎想什么?再过两天就是宫中赴宴的日子了,你究竟准备好没有?我把赵麽麽带来了,你有什么不懂的问赵麽麽,省的到时候出了差子,你脸上无光。”说着就见一位穿着华贵的中年妇人走了过来,严谨的打量着我,从前就听闻赵太妃曾派了一位心腹女官到将军府教表姐礼仪管家诛算之类的,去将军府玩了这么多年也从未见过,今日总算是见到了,我好奇的反打量着赵麽麽,赵麽麽却笑道:“小姐放心,这位顾小姐言行很有风范,将来必会显贵,但该懂的宫中礼仪也还是要学的,我会尽力教好。”

“嗯,辛苦麽麽了。”表姐永远都是这样直接为我安排好,从不过问我的意见,看来在她的眼中我还是个小孩子,她也就比我大一岁而已。但心说归心说,好意还是要接受的,尤其是还有可能是我未来的大姑子呢。表姐和赵麽麽折磨了我整整一个下午方才潇洒离开,可苦了我,一回到床上就不愿起来,第二日一早,母亲便派人将我叫了起来,开始给我试衣服选珠宝,耳边一直响着母亲警告这警告那的话语。好不容易挨到了宫宴现场,老远就看见几位私交,立马兴奋的抬脚准备过去,母亲眼尖手快的按下了我,“不可胡闹。”乖乖的坐了下来,抬头看对面的表姐可自由快活多了,到处和几位私交说着悄悄话,心里默默想着表姐回头看我,看我,看我,果然心诚则灵,表姐终于抬头看见我了,我立刻装可怜,表姐轻轻向我招手,我立马站了起来,向母亲示意,从容的走了过去。

“顾盼身姿,眉目生情,如此年级就有如此姿容,将来定是位美人,上前来让联仔细看看。”只见龙座上年近五十的帝王慈祥的向我招着手,我不由自主的走了过去,慢慢的穿过脚边的盆栽,他的眼睛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我,只知道看着他的眼睛,连行礼也不曾低下头,远处的母亲和父亲正焦急的想要给我使眼色,我也不曾看见,表姐轻轻抓了一把庄王发出了一丝声响,我却是听见了,但我此时只想看着这双眼睛。龙座上的人显然并不认为我的这方行为是一个无礼的行为,反而十分高兴,沉吟半晌,轻轻向我招手示意自己的脚边,我乖巧的走了上去,扶着陛下的手轻轻的坐在了陛下的腿上,我清楚的听到了下方众人的惊呼声,显然陛下并不在意,而是给我矫正了坐姿,让我选了个舒服的坐姿,方才开口道:“这是哪家闺女?”父亲颤颤微微的向前行礼,答道:“臣礼部尚书顾子翎嫡女顾盼,小女养于深闺,不懂礼仪,还望陛下见谅。”

“哈哈,无妨无妨,联就是喜爱盼儿这一点,今听封,礼部尚书顾子翎之女顾盼,生性活泼可人,着封为“敬敏小姐”,赐婚于太子,于三月后选个吉日先完婚。”父亲僵硬的身姿方才松了下来,父亲和母亲一起谢恩方才回了座。各试各样的道贺声源源不断的从父亲那里传来,年幼的我还无法分些心思去想陛下为什么要封我封号让我成为大齐王朝有史以来最为尊贵的太子妃,内心更多的是欣喜和紧张,想象着将来太子也会如同庄王对待表姐一样对待我,那该是多么的美妙,我似乎已经忘记了之前的烦燥之感了,心中是满满的快乐,连太子程序化的谢恩都未曾查觉,只觉他也应是一样的欣喜。

表姐来找我时,已是宫宴后的第三天了,这些日子各式各样的人带着不同的礼物上门拜访,之前交好的手帕之交也多是羡慕和嫉妒,祝福声中少了些许的诚意,更多的是讨好和嫉妒。因而表姐真诚的报喜之声传入闺阁内时,十分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