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雪舞霓裳绝唱倾城> 第十六章:交汇之跨越时空的相逢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交汇之跨越时空的相逢4(1 / 3)

涅磐城

霓裳院

夏侯影真带着他的琴来到了这里:“小忆啊!今天就让你见见我的玉壶冰。”

倚栏的白衣女子,回首望向那将琴取出的——内穿蓝灰色长衫、外罩白色轻纱袍的男子:“清君子一大早来我这里,原来就是请我赏琴啊?”

夏侯影望向那个淡笑的女子,笑了笑,说道:“是啊!毕竟,你可能成为我的知音……”

“知音?”箫忆竹轻起身,走到他身边:“清君子可知——知音难求?”

“知音难求!所以才无比的珍惜、无比的渴望得遇知音!”夏侯影似是感叹道。

箫忆竹望着他,笑了笑,他当真和董影月不同!她拂袖而坐,观着琴身,抬手拨弦:“果然是玉壶冰,可他是怎么得到的呢?”是穿越时空吗?启星陨,你到底做了多少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夏侯影看向那蹙眉的女子,说:“你是不是很了解这玉壶冰琴?”

箫忆竹望向他,注视良久,才收回视线,说道:“此琴长123。9厘米,肩宽22厘米,尾宽15。1厘米,为神农式,鹿角灰胎,外髹朱漆,通身有蛇腹纹及冰断纹,蚌徽。琴为无角圆头,直项垂肩至三徽,腰作小型内收半月形,琴面弧度较平。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龙池内有“金远制”款,池上刻草书“玉壶冰”铭,其下刻篆文“绍兴”(南宋高宗赵构年号)印。玉壶冰琴属金远一派的斫琴风格,该琴体薄且轻,是传世南宋琴中的精品。“玉壶冰”其名应是出于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此句意在表明作者清廉正直、玉洁冰清的节操,这正符合宋代社会所追求的文人思想。”

“南宋?唐代?”一同来的北宫冰帝疑惑的看向那抹的白色背影——她知道的真是太多了!而她所说的、所知的,都是他人不曾听闻过的。

箫玉宇对于现在的这个小妹,也是越来越看不懂、越来越感觉陌生了!就算一个人再怎么天资聪颖、天赋过人。也绝不可能不出门只读书、便知道了如此之多的奇异之事。更何况,她所知的,皆是这个世间不曾记载在书中的。南宋?唐代?他可从未听过这两个朝代和国家。

箫忆竹回首望着同样露出疑惑目光的二人,她笑了笑,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时机到了,我会告诉你们一切的。”

夏侯影直直的看着她,好久后,才翻过琴身,手指着那刻字和印章:“你认识这种文字对吗?”

箫忆竹起身走到亭栏处,拿起那上面的书,走回石桌处,将书递给了他,说道:“这里面有你要的答案。”

夏侯影放下琴,伸手接过书,打看低头一看:“这书里的字……”

箫忆竹看着惊愕望向她的人,点了下头:“这便是篆文。”

“篆文?”夏侯影不知道自己——对于这个女子是佩服,还是惊异?

“再等等吧!等我解开心里的谜团,我会把一切都告诉你们的。”箫忆竹说着,便坐下,轻抚一曲。

夏侯影听着琴曲,不觉得痴醉了……

一曲终!箫忆竹将手放在琴上,抬头看向痴醉的人,问道:“清君子觉得此曲如何?”

“先如巍巍高山,后若洋洋之水……”夏侯影回味着,后赞道:“好曲!”

“伯牙若遇夏侯,亦是幸事!”箫忆竹看了看他,随后低头拨弦道:“此曲名——高山流水,乃为——非知音不弹之曲!”

“非知音不弹?”夏侯影细品着这句话,随后笑道:“好一句——非知音不弹!”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箫忆竹抚琴说道:“一日,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便终身不再鼓琴。”

夏侯影感叹道:“能得遇知音者,当真皆乃有幸之人!”

“欲将心事抚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箫忆竹苦笑道:“若我为伯牙,亦会摔碎瑶琴谢知音!”

夏侯影看着那个苦笑的女子,问道:“你也有将心事付瑶琴吗?”

“是!”箫忆竹起身望着他,叹道:“我曾作‘雨心音’一曲,至今未遇到可让我抚琴之人。”

“雨心音?”夏侯影见她神情似是忧悒,擦过她的肩,拂衣落坐,抬手轻抚一曲,高亢之曲。

箫忆竹听后,旋身出亭,拾起一根树枝,化剑舞起。

北宫冰蒂与箫玉宇看着白衣剑舞的女子。她不止舞跳得好,剑舞的更是精妙绝伦。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箫忆竹轻吟,剑舞如惊鸿,后而收剑而立。

“好!”夏侯影起身拱手道:“我夏侯影,此生能与小忆一交——无憾了!”

“得遇清君子,亦是我之幸!”箫忆竹笑说道:“来日,夏荷听雨时,请清君子来听我一曲——雨心音!”

“好!”夏侯影再次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