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匆匆,楚炎和他麾下的情报组织成员第一次见面显得有些匆忙,甚至有些短暂。但毫无疑问,不论是楚炎自身的气势,还是处理孙才受伤事件显示出来的果断与霸道,都让他们直接感受到了他们将要效忠的是怎么样一个人物。
窥一斑而知全貌,对于人性格的了解,有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接触。一件小事,或者一个瞬间,除非那个人的城府实在是太过深沉,不然都会有个大概的了解。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立志成为帝王,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对自己性格细微的了解和把握。很多人无意中中流漏出来的细节,很显然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本性。
走在路上的楚炎,脸上却是十分淡然。对于与属下的初次见面,楚炎本人还是十分满意的。刚才的暴怒,虽然更多的是做戏的成分,但还是有些自身性格的原因在里面。
一个成功的帝王,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刻该做什么,该显露怎样的表情,该做什么样的动作。楚炎并不是天生的帝王,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做不了乌龟壳一抖就众人诚服,对自己心悦诚服。
因此楚炎自身也是在慢慢木摸索,怎么做一个成功的上位者,对一些细节自然做不到完美无瑕。他还没有锐变成一个心黑如铁,脸厚似墙的绝对政治家。骨子里的楚炎,还带着大量的武者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深知这一点的楚炎,倒也不急,没有谁能一口就吃成个胖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王者的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万丈高楼平地起,自己最需要做到的反而是不要心急。
楚炎从来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此次流云城之行的最终目的,因为一些条件的不成熟,和出于自己在观察的想法,他的计划显然还没有真正形成。
楚炎一开始的打算是明白而直接的,就是在自己出发南疆省之前,必须把流云城拿下。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让流云城直接变为自己的属城,再不行也得把流云城绑上自己的战车,和自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至于最差的结果,鸡飞蛋打,什么都捞不着,显然不在楚炎的考虑范围内。虽然未谋胜先虑败,但已经感到时间十分紧迫的楚炎,自然是不允许自己失败的。
南疆省的局势虽然现在处于僵持阶段,看起来双方相持不下,势均力敌。但很显然,在楚炎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的假象而已,根本不会持续多长时间
先不要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都不能保证下一刻局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说不上等自己磨磨蹭蹭赶到南疆省时,北方集团军一败涂地,或者北方集团军突出妙招,打个敌人大败而逃。
就从此刻最高层的领袖来说,谁都不想再保持这个局势。只有打乱,才能重组。
对于北方集团军来说,拖得越久,敌人在已经攻打下来的地方脚跟就站得越稳。等到敌对势力把那些已经攻占的城池稳固下来,治理的妥妥帖帖的时候,再要反攻的困难将会呈直线上身。
等到那些原本属于风云国的国民习惯了敌对势力的统治,自己所属的人被人家清理个干干尽尽。原本处于下分的风云国反抗势力,再想有大的动作和举动是,将会举步维艰。
按楚炎的想法,被人家完全控制在一两个省后,失去了与外界交流和广阔的作战空间。自己所属的反抗势力,就想待戝的羔羊,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哪怕是军神在世,也是回天无力。
而对于此次联合起来攻打风云国的势力来说,本来谋划已久,想一蹴而就的他们,此时被拖在战争这个怪兽的魔圈里,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事。对于那些幕后的政治家来说,没有利益的战争,是再也愚蠢不过的事情了。
他们攻打风云国虽然是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对于利益的贪婪,他们并不是没有脑子之人。所有攻打风云国的势力都是被一个超级大黑手撮合起来的,他们不愿意见到寂静平原的统一,那对他们来说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对于他们来说,攻打风云国一时风云国发展的势头太快,已经威胁到了他们最直接的利益。二是对于那些黑手拿出的利益的贪婪,实在是太过于丰厚。三是那个山一样的男人倒了下去,风云国像没了头的巨兽,威胁力直接减弱。
有好处拿,还不用自己出太大力,这种好事双方一拍即合,直接就策划了攻打风云国的计划。
在他们最初的打算里,此次攻打风云国的联合势力就是突出了一个快字是,要在风云国的势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拿下的风云国。
但没有想到的是,每个地方都不缺少拥有反抗勇气的人们。虽然事前被他们接触和拉拢了一大批背叛者,但那些剩下的忠良之臣让他们见识到了风云国这个战争中起家的国家的强悍和血性。
最为直接的反应,就是楚炎所属的北方集团军的以命换命的战术。这种不计后果,不叫道理,没有一点战术性和不属于任何一个理智的军事家的战法,直接让他们有点回不过神来。
这种情况下,那些因为利益组合起来的联合军团,已经捞够了足够利益的他们,自然有些退缩和不想再打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