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你是河内司马氏之人?”
徐庶在一旁惊呼道。
那个书生略带疑惑地说道:“不错,在下司马芝,字子华,正是河内司马氏一族之人,莫非先生认得在下?”
徐庶摇了摇头说道:“我虽不认识你,但这司马氏乃是河内第一大家族,曾出过征西将军司马钧、豫章太守司马隽等,就连当代家主司马防也曾就任过京兆尹,可谓是一门显赫。”
“噢?既然司马氏一族家世如此显赫,那不知子华你为何会沦落至此?”
高肃不解地向司马芝问道。
听到高肃问起,司马芝长叹了一声,垂头丧气地说道:“哎~~~我虽是司马氏一族之人,但却非嫡系所出,加上我父早亡,家中只剩老母与我相依为命,我就想干脆前往荆州投奔友人,不想半路之上却是遇到贼寇,全身家当尽失,故而才出此下策。”
听完司马芝的话,高肃觉得他也是情有可原,又想到司马懿,就问司马芝道:“敢问子华可知道一个叫司马懿的人?”
司马芝愣了愣,遂即回答道:“司马懿此人我曾有耳闻,他是司马家当代家主司马防此子,年仅七岁,不知恩公为何知道他?”
原来司马懿才七岁,这我就放心了。高肃心想。
打了个哈哈,高肃对司马芝问道:“子华可否告知你和你母亲现在住在何处?”
“不敢,在下现与母亲暂住在县南一处宅中。”
宅中!他不是说身无分文了吗?
高肃露出迷茫的神色,向司马芝问道:“不知可否带我前去家中一观?” 司马芝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不过想想也就答应了,因为高肃等人救过他一命,而自己身上也没有什么可图的。
高肃要是知道司马芝的想法就一定会大叫道“大错特错!”因为高肃想起《三国志》中有过司马芝的列传。
而具体大致是这样: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县人。三国时期魏臣。曾以遵守礼义著名。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曹操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县令。他能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善于断案,历任大理正、甘陵等郡太守、大司农、河南尹等。为人正直,不惧权势,体贴下属,不谋私利,是魏国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员。
走到县南,在司马芝的带领下,高肃等人拐进了一条小巷。
刚到巷口的时候,高肃等人便闻到一股恶臭扑鼻而来。
小巷内污水横流,两旁是如同难民营似的窝棚,高肃这才明白为何刚才司马芝一听自己要来会露出为难的神情。 “子华,你难道就住这?” 司马芝点了点头道:“我家本来就穷,又被贼寇打劫过,仅有的一点家财都没了,能有这么一个住处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高肃皱着眉头道:“走,带我去你家。” 在司马芝的引领下,高肃等人七歪八拐地来到了一摇摇欲坠的窝棚外。 高肃非常吃惊,这里难道还能住人吗! 就在这时,窝棚内传出一声苍老的声音:“我儿,是你回来了吗?” “母亲,是孩儿回来了。”
司马芝朝窝棚内扬声道,然后对高肃道:“恩公,里面请。” 一走进窝棚,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高肃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一张床就摆在当门处,旁边有一道打满补丁的布帘。
“我儿,你回来了。”
只见床上一个面色苍白的老妇人无力地唤道,同时挣扎着想坐起来。
“母亲,你身上有病,还是躺下为好。”
将老妇人扶好,司马芝关切地说道。
老妇人刚刚想说不用,却发现的司马芝脸上出现了几道伤痕,方才出门时还没有的,就急切地问道:“我儿,你这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这。。。。”
司马芝正犹豫要不要把事情说出,一方面他不愿对自己母亲撒谎,另一方面他若是实情相告,母亲必定会生气,这样会加重她的病情,一时间,陷入了两难。
高肃看出了司马芝的难处,这可是个收服他的大好机会啊!
高肃向老妇人躬身施了一礼,说道:“子华贤弟适才在集市之上遇上了当地的恶霸,那恶霸毫不讲理就对子华贤弟拳打脚踢,在下一时看不过去就令人将恶霸驱赶,此伤应是被那恶霸殴打所致。”
老妇人见高肃这样说顿时紧张起来,转头看了看司马芝,司马芝见是高肃有意为他开脱,就顺着点了点头。
老妇人这才松下心来,转身对高肃说道:“敢问公子哪里人氏,今日若非公子搭救,料想我儿恐遭不测,剩下我这糟老婆子留在世上也没意思了,老身在此多谢公子了。”
说罢,便要向高肃下拜。
高肃哪里会肯,急忙扶住老妇人说道:“老夫人不必施此大礼,我与子华贤弟一见如故,帮忙是应该的。”
站在一旁的徐庶也劝道:“是啊老夫人,我家主公乃是仁义之人,不必施此大礼。”
听徐庶说到“主公”两字,司马芝眼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