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笙走在大街上,看着这一路上的风景,不由唏嘘不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岳笙睹物伤情,不由轻声吟出了这首《山坡羊 潼关怀古》。
他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人,深知一场战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看着这萧瑟的小镇,岳笙的心里充满了同情。对如今的朝廷,他是深深感到厌恶。
百姓如此艰难地生活,朝中那些权贵们却是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奢靡生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信步朝前走去,慢慢地来到了一家酒家附近。感觉到身上似乎有些疲惫,岳笙转身便要走进这家酒家。
“走开!你这死叫花子,臭要饭的,别挡着我的生意……”
一阵略显刺耳的呼喝声传来,却是店小二在轰赶着在门口乞讨的一老一少两位乞丐。
“店家,行行好吧!我们爷孙俩都三天没吃东西了,您可怜可怜我们吧!行行好,我给您磕头了。”说着,老者拉着身旁的小乞丐,毫不犹豫地向店小二磕起了头。
“去!走开!我可怜你,谁可怜我!一句话,有钱你进来,没钱,哼!哪里凉快,你到哪里去!”店小二毫不客气地数落着这爷孙俩,不屑地下了逐客令。
如此势力的店小二,如此可怜的爷孙俩。这一幕,是何其大的落差。
岳笙远远地看着这一切,往来的行人们都远远地绕开。显然,对这乞丐爷孙俩也是十分厌恶。
岳笙缓缓朝店小二走去,脸上不露半分神色。
看到有客人来了,店小二连忙转换过那职业性的笑脸,笑呵呵地迎了过来。
“客官里面请,您是住店还是打尖?”店小二殷勤地招徕着岳笙,显然他看出了这是一位贵客。
“店家,先来十个馒头,切几盘牛肉。”岳笙随意地吩咐了几句,然后便打量起了这家酒家。
小二应了一声,转身朝里面走去。
这里透着一股古色古香的味道,显然,这房屋建造的年代很久了。
如此久远的房屋,变成了这样的一家小酒家。明珠蒙尘,实在是它的不幸。
没多久,小二便把岳笙点的东西端了上来。
岳笙看着这些东西,又看了看门口不远处的爷孙俩。心中一阵触动,于是起身端着这些东西又来到了这爷孙俩的身前。
“老丈,这些东西您收下吧!”岳笙将餐盘递过去,温和的说道。
听到有人和他说话,老者缓缓抬起了那早已失却尊严的头颅。
一双饱含沧桑的眼里,渐渐涌出了泪花。
“谢谢恩公!”说罢,又要弯腰磕头。
岳笙见状,连忙扶住了老者即将弯下去的腰。
“老丈,不要轻易为人低头哈腰!有些人,你越是对他这样,他越是那你不当人看。”岳笙眼角瞟了店小二一下,将老者扶了起来。
“唉!恩公,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这样。”一声长叹传出,让人听了不由心生凄凉之感。
可以想见,老者必定是经历了不平凡之事。否则,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老丈,难道你就没有考虑过其他的出路吗?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岳笙看了看小孩,又看了看老者,不由开口问道。
“恩公,我一把年纪,身无一技之长。现在孩子还小,我拿什么来养活他!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靠着沿街乞讨为生……”老者说起自己是窘况来,不由老泪纵横。实在是一肚子的辛酸往事,憋在心里这么久了,不吐不快。
听着老者讲述着自己的生平往事,岳笙心中渐渐变得惆怅起来。
世事如棋局局新,他的一生不知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背井离乡的他,是多么地想回到那生他养他的家乡!可是,现实就是现实。就算他现在走到了这一步,也还是无法挽回一切。
人这一生,不能就这样平淡无奇地一晃而过。活就要活出一个样来,打破这片天空,踏出这个牢笼!
看着爷孙俩狼吞虎咽地吃饱后,岳笙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是他很久都没有体会过的一种情绪了,做过好事后,心中的那种喜悦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爷孙俩人向岳笙行了一礼,起身告退了。毕竟,旁人能帮他们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世。所以,爷孙俩人早早向这位好心人告别,不想再连累岳笙了。
岳笙知道老者的心思,便不再强留,转身回到了座位上。又叫了一些饭菜,匆匆用过午饭,便结账走出了这里。
时至中午,街上陆陆续续已经有了不少的行人。
看到爷孙俩还在街上,岳笙便走上前去,叫住了俩人。
正在街上行走的爷孙俩,听到有人叫他们。便停下了脚步,转身看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