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南京城内汉军八营作战不利才丢失了城池,南人弓甲犀利向来有之,此贼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听到皇帝的问题立刻有人站出来回答,看他的位置在左手第二,官职应该不低。
出列的人叫耶律轸,五院部夷离堇,官拜北院大王。这位契丹贵族向来不太喜欢汉人,更不喜欢皇帝优待汉人的政策。往常是没抓到把柄不好说,借着这次析津府的事儿终于能出口气了。
用最简短的话介绍一下契丹贵族的构成,省得大家一边看书一边查百度。契丹族群由五十三个大小部落构成,其中迭刺部、乙室部、六奚部最大,剩下像品部、五国部等等四十九个都是小部落。
迭刺部就是耶律阿保机的部族,大辽建国后皇帝的部族也水涨船高越发展越大。太大之后就非常不好管理,干脆一分为二,成为五院部和六院部,于是契丹大部族就从原来的三个变成了四个。
大部族都有夷离堇为头领,汉话就叫大王。五院部的夷离堇称北院大王、六院部的头领称南院大王、乙室部叫乙室大王、六奚部叫奚部大王。小部落以详稳为头领,汉话翻译过来就是将军的意思。
每个部族还都有一套管理体系,就像是个小国家。大王府下面设有左右丞相、太师、太保、太尉、司徒、节度使司等等职务,详稳下面也会有石烈、弥里等官职。
石烈和弥里其实都是行政区域划分,石烈就相当于宋朝的县,弥里差不多就是宋朝的乡。在契丹部族里,这两个官职不仅仅是县长和乡长,还是统军作战的中低层官员,
这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本质差别,文官和武将分的不是特别清晰,上马就是将军,下马接着当县官。
这套官制并不是辽国政府的官职,而是部族内部的,有点像满清八旗内部的旗主、佐领职务,保不齐满清八旗就借鉴过契丹制度也说不定。
“……可有对策!”耶律洪基抬眼皮看了看右边的南面官,发现没人打算站出来和耶律轸对喷,心中稍微安定了点,要是在这时候契丹族和汉人对立起来麻烦就更多了。
“臣愿率本部兵马先打头阵!”耶律轸一看没人出来反对自己立刻浑身舒坦的不得了。
假如这次自己能把析津府打下来,那战后是不是该给汉人这么高地位的政策就得再好好议议了。一想起幽州这边的繁华生活有可能重新归于契丹贵族统领,他觉得这个险值得冒。
“也好,就由耶律轸打头阵,萧乙都带领本部兵马助之。”看到没人反对也没人提出其它建议,耶律洪基拍板做出了决定。除了耶律轸统领的五院部三万兵马之外,又加上乙室部的两万。
这个决定看上去挺平常的,但其中还包含着其它的意义。五院部和乙室部对自己推行的汉化政策最抵触,反对之声也很高。
让他们打头阵不管输赢对皇权都没损失,赢了也是惨胜,手里兵将不多说话就不够硬气。输了就更好办了,以后还有脸说三道四吗?
政治这个玩意浑身上下都发散着恶臭,一举一动都是苟且,放到太阳下面就没法活。哪怕看着光明正大,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沉在下面的依旧是肮脏。可它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每个人还都离不开。
别看耶律轸和萧乙都都不愿意让汉人和契丹人平等,但对汉人工匠的能力还是认可的。开战之前特意找来幽州汉人工匠,让他们就地砍伐树木做了几十辆攻城车,或者叫大盾牌。
敌人不是弓弩犀利嘛,还站在城上射击,自己的军队仰攻肯定吃亏,这些盾牌车就是用来对付弓弩的。两寸多厚的木板要是还能被射透,这个仗也就别打了,回去劝说皇帝投降吧。
等了好几天,城墙上的冰都快有一寸厚了,始终不见辽军前来进攻。洪涛有点不耐烦了,生怕两国私底下达成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协议,把自己、赵佣和这几万新军当成弃子。
这种可能真不是没有,只要利益足够大,皇帝能把爹娘老婆孩子都舍了,一个六皇子有啥不能舍的,又不是没有别的儿子。
突然听到呜呜的牛角号声,洪涛仿佛听到了天籁,一骨碌爬起来玩命往城墙上跑,还没跑到地方又听见了震天动地的骂声。
骂自己是乌龟王八不是男人之类的,和西夏人那套差不多,就是词汇量稍微多一些,骂的也略显花哨了点,由此可见辽国的汉化程度确实比西夏高。
“又来了,阿速死力,你们打仗之前都这样吗?”半路遇上了同样往城墙上跑的阿速死力,洪涛喘着粗气还有心情打趣呢。
“博士莫怒,小人愿带领族人出城迎战!”阿速死力获得信任的时间比溪罗撒、讹力命都短,倒不是洪涛迫于情况萝卜快了不洗泥,而是他真卖力气和契丹人割断联系。
这十多天里死在他手下的契丹贵族百姓不下千人,基本没可能再回归了。契丹人就算能原谅自己这个罪魁祸首,也不会对他这个屠夫网开一面的。
“不不不,神要比凡人宽宏大量,既能听赞美之词也容得下咒骂,难道你以前就没悄悄咒骂过神灵吗?”被骂几声就急吼吼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