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朕歪了> 443章 没什么意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43章 没什么意见(1 / 2)

草长莺飞二月天,佛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首诗,描绘出了苏州城的景象。

苏清寒在二月底,终究还是被江溶月给借走了。

唐正也非常无奈,面对严南风,自己显得很束手无措。

苏清寒怀有身孕,自己保护自己肯定是不可能的。

跟锦衣卫的关系也没有好到那种,让人家派大量高手,守卫王府的地步。

综合考虑,江溶月的提议是最好的。

尽管江溶月答应自己去看望苏清寒,不过也是只允许一个月去一次。

也就是说,自己再去见自己娘子三次,她就该分娩了。

随着孩子的将要出生,唐正的情绪也变的复杂起来。

当父亲这种事,以前没有体验过。

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即将要面对时,还是显得有些慌神。

或许,从幼稚朝成熟蜕变的时候,总是要经历这种情绪。

到苏州已经一个月了。

除了将科研堂重振旗鼓之外,唐正倒也没有做其他事情。

各项政策,还是用张龙赵虎四位大人的。

张为民提出的政策,也很符合唐正的思想。

在唐正的大力支持下,轰轰烈烈的展开。

苏州城本就繁荣,就业问题和粮食问题都不算大问题。

商业方面也比较繁荣。

唯一的问题就是苏州的治安不是很好。

这里不像京城,天子脚下,住的又都是大官。

治安方面可以说是整个宣朝最高等级。

而苏州城的治安,由于人口众多,官兵较少。

日常犯罪率居高不下。

至于那些大案,倒也是少见。

张为民的态度是继续仁政,教化人们,普及宣朝例律。

而虎敬忠的看法,则是要执行严刑酷法。

一边是儒家,一边是法家。

众官员也是分为两派,争论不休。

唐正没办法,选了个折中的办法。

两者相结合,儒家和法家相结合。

如果有冲突的地方,大家各退一步。

毕竟纯儒家或者纯法家,对于统治阶级,都不是特别好。

治理封地,并没有唐正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现代很多思想,套用在宣朝,根本就不适用。

唐正现在只恨自己之前没有多学习点历史思想潮流方面的。

不过,好在自己手下到时也有那些励精图治的好官。

靠自己一个人管理这么大的封地,也不现实。

下面的官员出谋划策,自己让大家讨论,说出优缺点,合理分析以后,再做出决定。

当王爷的好处就在于,大部分事情,你只需要一句话,下面的人就会尽心尽力的帮你办好。

至于贪官,唐正暂时还没想着去治理。

如果一上来就大动干戈的把所有贪官都给做掉,很容易造成人手不足,导致管理上陷入困境。

而以虎敬忠为首的贪官集团,自从唐正收拾了钟伯光以后。

也收敛了很多。

朝廷那边的水泥路,已经开始修了。

唐文远送信过来,督促唐正这边也要尽快开始修路。

京城和江南要尽早汇合,大量的水泥,不久之后就会运送过来。

唐正这边只需要解决劳工问题即可。

府上的人手开始变的捉襟见肘。

想做的事情太多,人手不够。

之前的计划,又要耽搁。

农业,商业,建筑业。

这些行业唐正原本是打算同时进行的。

可是理想终究是理想,头一次当王爷,没有很得力的助手,忙的焦头烂额。

也无法处理这么多的事情。

只好改变计划,一件一件慢慢来,循序渐进。

苏清寒离开以后,王府内后宫的事务就交到了秦有容身上。

这让她很焦虑,本身性格就保守而内敛。

后宫之事又颇为麻烦,倒是让她无从下手。

只好跟大家商量着来。

好吧,在她看来,商量着来公平嘛。

而实际上,苏清寒之前就已经安排的好好的了。

大家继续按照这个顺序来,倒也没有什么纷争。

至于苏清寒空出来的那几天,唐正想去谁哪儿住,就去谁哪儿住吧。

………………

追风和霹雳体格已经很大了,不过相较于成年猛虎来说,两个小家伙还算是小家伙。

经过半年多的驯养。

两个小家伙现在倒也颇通人性。

一些简单的指令,已经能够听明白。

唐正现在已经打消了建立什么动物大军的想法……太不靠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