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依靠网络教学形式更是效率倍增。
我进入地下的终端机仓库区时,这里有一个很隐蔽的钢门,把外部世界和内部的区域严格的划分开来。
可以想象的是,这是属于它最后的一道硬件防伪系统了。
它把计算机程序控制终端系统,放在城市最隐蔽的地下,隐藏在无法轻易进入的地道深处,就在我经过的甬道隔壁里。
开启这里门口的数码机,我只是把我的手摁在识别扫描仪器上。
不到十秒钟,经过瞳孔,声音,指纹的同时身份鉴别,智能机发出:“通过身份验证,艾利克斯允许进入。”
否则,这里的四个方向,暗处钢板墙壁的孔洞会伸出机枪,然后就是密集的扫射。
我的面前,重达10吨的钢门向两边滑开,露出里面巨大的计算机硬件陈列大厅。
这里面就像是室内篮球场,不过比那种巨大要大很多的事实。
这里全部呈现矩阵,排列着十几排,多达上百列的硬件降温水槽。
框架式堆叠在水冷式冷却槽里的,全部是高性能防腐蚀密封的硬件盒子。
上面除了留出电缆数据线的几个连接口外,全部是金属硬盘一样的密闭箱子。
每一个重30公斤的,像是金属子弹箱子的里面,就是数千片硬盘数据金属膜片,存储着宏量的交互数据。
我跑过这面前的长长通道,向数百米外的终端智能控制室跑去。
这里就像是格局单一的一个金属仓库。
事实上这就是城市的主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