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换成给工钱,就不一样了,这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惠民工程,这些州府县市的日常工作,可以用资金的方法,雇人来做,无论是雇佣熟手,还是雇佣贫苦的民众,这都是地方官员的施政方针,上方并不会轻易的干涉。
这个改变之下,让这个庞大的工程成为了可能,否则的话,会成为类似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样,拖垮了秦朝和隋朝的超级工程。
集中了一部分的劳动力和熟手,并且从定海军购买了一些合适的机械,整个工程,也就按部就班的推开了。
哪怕没有使用一些蒸汽为动力工具,可是现有的这些工具,都可以让效率大大的增加,一个人可以当两三个,甚至是四五个来使用。
这样的方法,大大的增加了整个工程的效率,可相应的,投入就加快了,本来计划之中,可能要三年,甚至是五年才能够完工的一些工程,似乎速度快了许多。
这对于北宋来说,是大大的好事情,很简单的,无论是运河形成的交通系统,还是灌溉系统,只要开工兴建,就必然会影响到一定区域,这个投入加大,只是对北宋的财政有影响,如果财政能够支撑的下,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不是300万工人,投入到了定海军,获得了接近3亿贯的资金,北宋的财政状况肯定承受不了如此庞大的工程,可是现在,多了3亿资金,这个效率的提升,不但不影响整体,还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农闲季节,整个施工的进度,是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以交通建设为辅,虽然说,北方和西北,都完成了农田水利建设,可是这个建设,跟这个运河的体系,是完全不一样,工程量更大,覆盖的范围也更大。
从筹备到春耕开始,差不多有3个月的时间,在3个月的时间,伴随着北宋第一批的资金到位,加上后续,管理费的到位,超过5000万贯的资金,砸在了这个庞大的工程上面,立刻显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累积完成了20条长在30公里到120公里不等的运河,将整个中原的水系,从海河,到南方长江,都贯通了起来,交通更加的方便,水系也更加的贯通,这中间,不得不说整个京杭大运河的东线。
这个曾经是京杭大运河的重点,从隋朝的兴建的时候,就作为主要的线路存在,贯通洛阳的,只是一个辅助的,却因为北方幽云,长期在辽国的手中,而有些废弃了,这一次,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疏浚了起来。
整个中国中原腹地,最庞大的4条河流,加上数不清的支流,其他的河流,这些,被近乎彻底的疏浚了一遍,不但防洪减灾的效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同时通行的笑过也提升了很多。
轰轰烈烈的工程,就这样的开启了,3个月的农闲时间,是相对集中的投入,累积投入了2000万以上的人力,并且动用了各种的机械设备,最终完成了整个计划的18%,基本达成了交通的通畅,同时,水田的面积增加了数亿亩,仅此一项,单纯粮食产出的增加,就超过了亿石。
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说一千道一万,就算是定海军的发达工业的程度,如果从社会财富上面,工业足够养活数亿,甚至更多的人,可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些资金,这些盘子,就会成为镜花水月。
钱和各种的工业品,是没办法的养活一个人的生存,可是粮食却会,这也是的无论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是21世纪,经济极为发达的社会,基本农田和农业,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这个红线,任何人违反,都会追责到底。
让旱田变成水田,这是在化肥,还有美洲的高产作物获得之前,这是最佳的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关键,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事,对于定海军更是如此。
赵信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就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登顶最高,成为控制这个时代的王者,然后借助着穿越者的眼光和心态,推动着这个庞大的帝国的发展,拿下辽国,只是奠定了一切的基础。
辽国那边,算是地盘广大,物产丰富,因为不属于整个中国传统的区域,很多的矿产,都没有开采出来,因此矿产非常丰富,可是因为维度较高的关系,再加上各方面的限制,他的先天条件并不好。
只有真正的中原腹地,甚至未来,逐步开发的南方,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哪里可以承载足够的未来。
从立足辽国的那一刻开始,不,应该是说,从进入到定海军,获得了一个完全的可以掌控的地盘的时候,对于北宋的野望就升起了。
只有300多平方公里方圆,甚至连一县之地都不是的一个小岛,如果不能在北宋的身体上面汲取营养的话,等待着他的,将会是噩梦和沉沦。
幸运的是,一切都做的非常的好,从定海军缓慢起步,获得了两淮的人口,不断的在北宋的身体上面吸血,逐步的积累了足够力量,一下子拿下了辽国,占据了主动。
可是如果不能把北宋拿下来,那么这个发展就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说,从拿下了辽国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