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和魏延两人在路上耽误了有一日,次日二人赶到了公安。
这时的公安城内气氛一片肃杀,身着黑甲的士兵遍布城中。刘备这次赶到公安城督战带了五万大军,那架势像随时都会奔袭而下汇合关羽与江东决战。
但南宫心知现在不是决战的时候,刘备带大军来公安其实还是为了给关羽压力,让关羽不敢轻举妄动以免伤了大局。
南宫在与魏延的交谈之中得知刘关张三人虽是同乡起义之友却并不是异性兄弟。南宫凭借自己对刘备的认识,深知他和关张感情好归感情好,但刘备内心其实谁都信不过。虽然他将荆州重地托付给了关羽,但是刘备自己也深深了解关羽身上那些臭毛病。他最怕的就是关羽脾气一上来,将孙权怼了个通透,那荆州就彻底腹背受敌了。
如果这样那隆中对中规划的东西齐头并进的战略就再无可能实施了。
南宫还是很擅长揣摩老板心理的,俗话说做事先做人,打工狗如果连老板大概想什么都不知道,那他早就失业了。南宫心里断定刘备现在是不在乎荆州的小得失的,他关心的是益州的安定发展和益州北上的通道。
魏延和南宫来到公安后就自己去驿馆安排住处去了,南宫一人收拾好穿着装扮后往政厅走去,打算面见刘备。
大殿之前,卫兵林立。如今刘备已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眼前之势更是如日中天。南宫心中念叨刘备这穷人家孩子也开始摆起了谱。
他几步走上台阶在殿前俯首行礼,请见刘备。
刘备在殿中正在研究对垒阵势,推演着这场战争的发展可能。卫兵上前汇报说军师将军庞统求见,他听到消息后猛地抬头,走到卫兵面前交代他叫来法正后再宣庞统入内。
卫兵得令后几步退出殿内,在殿门口他与南宫擦肩而过往外走去,南宫还保持着俯首行礼的姿势,卫兵路过没叫他起身他也不敢抬头。
片刻过后卫兵领着法正走进大殿,法正走到南宫身边时还行了一礼然后才转身入内。南宫只能仍旧保持着姿势也没搭理法正。
此时卫兵走出来对南宫说,“主公传令宣军师进殿。”
南宫起身,锤了锤酸痛的腰往前走去。进殿之后南宫上前,看到法正立在殿下而刘备站在殿中正对他做手势示意他上前。
南宫边走边行了一礼,然后来到刘备面前。刘备对他问道,“先生这是自益阳赶回公安?”
南宫应答道,“禀主公,庞统确实自益阳而来。”
刘备不急不忙,也不着急问南宫来意,他问道,“云长可好?不知益阳战事如何?”
南宫赶紧回答,“关将军正与鲁肃对峙于益阳城外,我去半月有余两军仍未曾交兵。”
刘备虚了虚眼,瞟了法正一眼又问南宫,“未曾交兵?那如此对阵城外是何故?”
南宫对答,“鲁肃并无攻城之意,只是摆阵列兵。关将军顾虑昔日重盟未敢上前挑战。”
刘备嘴角微微上扬说,“如此甚好,难得云长能有此考虑。想必其中自有军师进言。”
南宫行了一礼没有说话。刘备接着往殿上走去,在案几之前坐了下来,然后对殿下的南宫又问,“先生此番前来,想必不止是禀报前线兵势如此简单吧。有何要事,左右并无他人,先生尽可言明。”
南宫起身看向法正,他对法正点了点头然后上前一步对刘备说,“日前我与江东鲁肃已有会晤,得知这益阳战事非江东所愿。”南宫说完,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他抬眼看了看刘备的脸色。
刘备正翻看手中书简,可谓喜怒不惊地对南宫问,“先生有何考虑,与吾言明便是。”
南宫抬手行礼后接着汇报,“自拜访CD的江东来使回信后,孙权心中不服便命吕蒙发兵于东。吕蒙修书传信告于荆州守将,我长沙、桂阳两郡闻信便降。所幸零陵太守郝普严守未降,却不想鲁肃接兵一万来援,二者合兵攻城,零陵数日便失。关将军得信后奉命摆阵于益阳据守方能拒鲁肃、吕蒙进犯。”
刘备右手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案几,似怒未怒的说道,“荆州重地,顷刻便失三郡。若吾未至公安,岂不是年内尽失?”
南宫听了赶紧俯身请罪,他低着头说道,“此非关将军之罪,下臣之罪也。若早日抵达江陵与关将军合计想必能无此失。”
刘备叹了口气说,“罢了,事既已成,多说无益。先生与鲁肃商议,他江东是何考虑?”
南宫没有起身,仍然俯首对刘备说,“以下臣之见,东南三郡已失,恐无轻易收复可能。不妨……”
刘备听南宫欲言又止,催促道,“不妨如何?先生请言尽。”
南宫又拜了一次道,“主公不妨亲见孙权,将荆州之地以湘水为界。他领长沙、桂阳、江夏三郡,主公保南郡、江陵、零陵之地。”
刘备片刻思索后对南宫说,“何故要我割地于他?今我十万大军驾临荆州,胜负尚未可知。先生却要我割地宁人,此计可有缘由?先生莫不是听了那鲁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