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默的伤半个月的时间就好了,青松道长的药果然神效。伤好后,向默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每天早上去上学,放学后牵回那头没义气的老水牛,当然放牛的地方不是已是平地加地缝的五龙山,准确地说,五龙山应该叫五龙缝或者五龙坪。向默伤好后还去那里看了一下,地缝中的经历还历历在目,不过,他却再也不敢下去走一趟了。
在外人看来,向默还是那样呆呆傻傻,但向默知道,自己已经变了。
以前的自己或许是真的有些呆傻,可现在,他似乎就像他娘说的那样,开窍了。别的不说,上课的时候,杨老师讲的东西,他是一听就记在脑海,看过的书,也是过目不忘,像刻在脑海里一样,想忘都很难。虽然他现在才上三年级,但有时候在高年级上课的时候,他偷偷在窗户外听,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考试自然毫无悬念,几乎都是满分,也许那些书上的知识他不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但考试也不会要求那些。
杨老师对向默在成绩大为吃惊,对他爹娘说此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光耀门庭。向默的父母不明白什么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但光耀门庭还是知道的。虽然他们看不出,那是自己眼光不行,不过杨老师可是文化人,肯定比自己的眼光准,何况那试卷上鲜红的一百分可是很一目了然的。
于是向默的父母很高兴。向默的娘一高兴就给向默做了两个鸡蛋吃,撑得他只翻白眼。至于向默他爹,则拿出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喝的老酒请杨老师狠狠吃了一顿。
杨老师虽是文化人,那酒量却也不小,向默的爹自然不用说,两人喝得面红耳赤。杨老师醉醺醺道:“向老弟,向默这孩子虽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实际却不简单啊。”
向默他爹此时有些醉了,大着舌头道:”杨老哥,有什么不简单的?”
杨老师笑道:“我教了半辈子书,可从没见过那么聪明的孩子。若一直这样,将来可是前途无量啊。”
向默的爹才想起来杨老师好像是从山外面调来的,想来也见识过大世面吧,虽然在他眼里,去过县城就算见过大世面了。
只是,向默却苦恼无比,他可被脑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信息折磨得够呛,这段时间怎么想都没头绪。
元神,丹田,先天一气,奇经八脉等等诸如此类玄妙的东西。想来想去,他有了主意,杨老师算是最有文化的人了,不如问下他。
于是在一天放学后,向默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走到杨老师面前,道:“杨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杨老师一听可高兴,老师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好老师,却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他笑道:“向默,你有什么问题?”
向默问道:“杨老师,什么是元神?”
杨老师愣住了,向默若是问他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他不会如此反应,就算向默问什么是薛定谔的猫或者多普勒效应这样高深的物理学知识,他也只会大吃一惊而已,但绝对不会愣住了,因为元神什么的,他可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杨老师想下,无奈道:“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不过我有本辞源,你可以自己查一下。”
向默点头,跟着杨老师回到杨老师的家。杨老师的家是村民们合伙盖的,不过两间瓦房,就在教室附近,两人很快就到了。
杨老师拿出一本大部头便是那本辞源了,然后教了向默查询的方法,向默当下就查了起来,倒还真的让他找到了元神的解释,原来是道教里的词语,不过那解释也很玄妙,他仍然不明白,看来还要查解释中一些不明白的词,何况他还有更多疑问要查,一时半会可查不完,便道:“杨老师,我还有好多问题,你能不能把这本书先借给我,我查完后就还给你。”
杨老师点头道:“当然可以,不用着急还,这书在你手里可有用多了。”这本书是他大学时候买的,现在已不怎么使用,毕竟教小学生,他还不需要查字典。
向默喜道:“好。谢谢杨老师。我先回家了。”
“回家路上小心点。”杨老师看着向默的背影,心里有些奇怪,向默的表现可不像山里孩子。
向默回到家,然后又去山上把牛牵回家,然后就抱着那本辞源查看起来,连吃晚饭也只匆匆扒了几口,就又低头看起书来。
“儿子,你看的什么书啊,连吃饭都不好好吃。”向默的母亲忍不住问了。
“妈,这本书是辞源,是杨老师借给我的。”
听说是杨老师借的,向默的母亲便放心不再多问。晚上两口子躺在床上,向默的母亲道:“我看咱儿子这回是真的开窍了。”
向默的父亲问道:“嗯?这话怎么说?”
向默的母亲道:“你见过喜欢读书的呆子吗?”
向默的父亲想了想,道:“见过啊,不是有书呆子吗?”
向默的母亲怒了,一脚踹出:“你今天就在地上睡!”
接下来的几天,向默将辞源翻了个遍,脑海里大多数的词倒也找到了一些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