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最差使徒> 第一百零六章 滚滚朝阳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滚滚朝阳江(1 / 3)

大湖宽阔,水位常年都在十米以上,便于行船。从建康出发,在湖面上一路向北行进就是徽州,大湖的出口就在这里,朝阳江最重要的一条支流青江,就从这里一路向北在庐州汇入朝阳江干流。

商船大把头指着大湖的那处出口,对诸鑫说到:“大湖四面多河流注入,却只有这一条流出,因而青江的流量很大。不过大湖的出口是侵蚀岩石而成,因此每到冬季大湖水位下降,此处就成为一处天然的水下堤坝,阻碍了商船进入大湖,实在是让人烦恼。”

诸鑫仔细看了看,河流从山中冲刷出一条河道,形成了两山夹河的局面。应到:“这个简单,明天冬天,等水流将断,用大炮逼着徽州的都督把这里凿开就行了。这么大的利润,议事堂的那帮脑子里只有钱的家伙准会答应的。”

大把头心中窃喜,嘴上却不敢接口,只有装傻充愣。

徽州都督是个骑墙派,他的地盘夹在陈王和北面的汉王之间,充当了缓冲带,不得已只能两头示好,和巩州的情况相类似,只不过这里应该没有什么红阳圣母了。

抛开那些军阀龌龊的勾当,这个地方却是极美的,沿江看去的风景就让人爱不释手,处处是峰林峡谷,到春末夏初洪水泛滥,峡谷被淹,就如一座座山峰从水中长出,别有一番味道。

船队未在徽州停留,驶过宣州抵达庐州,这才在码头停靠。此处是汉王的地盘,汉王刘斌占有四洲之地,地盘已是不小,仍然在西南方与邻居楚王大打出手,可见大湖地区的军阀混战已经完全没有约束了。

大把头在这里卖出部分丝织品,然后装载了一些本地特产的矿产和染料,还交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关税,买了一些补给品,然后起锚离岸驶入朝阳江的干流。

青江汇入朝阳江后,朝阳江的江面顿时变得宽广起来,诸鑫好奇干流上游的情况。

大把头苦笑摇摇头,意思上游去不得,说到:“有几艘船不信邪,往上走了一段,水情复杂就算了,激流险滩也不说,关键是河中还诸多猛兽,撞碎船只,捕猎船员,从此凤凰的水手们就把这里列为禁地,驾船绝不进庐州以东。”

诸鑫听得认真,答到:“我听昆雅族说,上游地形起伏较大,有不少壮观秀美的景致,所以有此一问,看来要想去那看看,得等将来飞机造出来才行了。”

大把头在地球上还年幼,听了飞机心中也是一阵神往。

过了庐州,朝阳江的西面大片土地则是金州所辖,这个地方是一片高原,多石山多丛林,人口稀少,船中的矿物都是从这里运来的,但是金州一带缺少良港,需求也少,故而船队极少在这里停靠。

而大江的东面是蜀洲,该洲的地形总体是个盆地,东面是朝阳高原,西南两面被朝阳江环绕,北面流淌的是朝阳江的支流盈江,各江环绕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堪称新的天府之国。按照沿江的分布来说,庐州隔江对着的是蓉州,金州正对着的则是夔州,而夔州往北则是巴州。

由于剑仙黄璋真人入世,严禁蜀洲各军阀混战,因而该洲境内的数州虽然分别属于各个都督管辖,但互相之间地盘界线清楚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战争,因而百姓大多都能安居乐业,经济较大湖地区更为发达。

这样的繁华地区,大把头自然不会放过,分别在沿江三州依次停靠,买卖货物忙的不亦乐乎。诸鑫对剑仙的为人很是佩服,不过这会儿要赶回家,只好按下拜访的念头,只在码头上看了看各地的风土人情。

此时,诸鑫已对朝阳江流域之广,景色之美佩服的五体投地,盈江注入朝阳江之后,江面变得更为宽广。过了巴州则是祥州,这里是昆仑高原的外围,平地少产出也少,不过因为环境恶劣,各州都督也较少攻伐,百姓贫苦度日,需求也少,大把头未做停留。

然而祥州隔江而对的这块地方,却让大把头一路对诸鑫赞叹不已,他形容到:“江的这边叫石林,水手们也管这里叫万窟石林。那景致,就连我这跑船的老手都忍不住夸好,做人这一辈子若是不能看看着石林的模样,真是白活了!”

诸鑫一路夸赞的景致,大把头都是随口附和,从未动容,如今他眼中的不可思议到底长什么样,倒是让人好奇。

很快一船的人都沉醉在江边石林的风光之中。西岸是无数高耸的石头搭成的林子,如同热带雨林一般密集,还分好几层。最高的一层两三百米,这层石柱顶上竟然还是平整的,往往相邻的几根石柱在顶上还能将将连在一起,过了这个顶,从上到下,先是变细然后渐渐变粗又变得均匀直到接在地上。接下来是一百米左右的一层,这一层多是尖顶,上细下粗。最后一层则是钟乳石,有高有低,宛如一只只竹笋插在石柱之间。石柱的下沿生长着一些绿色植物,点缀着石林的根基,仿佛这个石林都是活的一般。

后来诸鑫见到了此地的观察者,才知石林最初只是一大片岩石带。朝阳江当时河道未成,发洪水时常常冲刷这里,岩石中的部分岩质易溶于水,石林渐渐就初具雏形,而后朝阳江大部分归入河道。石林形成从此渐渐放缓,而这一带的气候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