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最差使徒> 第九十四章 朝觐长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章 朝觐长安(1 / 2)

替官吏付给一笔数倍平常价格的饭钱后,马车又上路了,他们显然是常走这条路的,虽然耽搁了一会儿,还是赶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了长安城。

在马车上的诸鑫就看夕阳下泛着金黄色光芒的长安城由远及近,渐渐从虚幻变成真实,马车在南面碰到了一处关卡,官吏说这里是南十里亭,也就是说离长安城只有十里不到的距离,而之前听说使节要从北门进入,这会儿也证实是个谣言,只要有手续,随便哪个门都能进。

诸鑫见那城墙宏伟,请教官吏,对方也并非不学无术之辈,说到:“这长安城虽然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可注定是华夏万古之都,乃是神赐之所。单说这城墙,刀刺无缝,锤敲无损,高四十五米,底宽四十五米,墙顶宽三十米。每一面城墙有三座城门,每隔一公里还有一座箭楼,五座角楼,均高达九十九米。”他一边说一边指着远处,“你们看在这里就可以看见高高的城楼了。”

几人认真看,那城楼高耸,顶上竟然是漂亮的庑殿顶,极正宗的华夏味道。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城楼随着夕阳落山,有些微微泛红,配上万里无云的无暇碧空,宛若画框里的风景画。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永宁门外,三座并列五孔拱券式的石桥出现在眼前。官吏又开腔了:“这就是环绕长安的护城河,绕着城墙,足足有九十多公里长,宽两百米到两百四十米,深达六七十米。大神道玄修建之初就将河堤做好,河水清澈,常有百姓取水饮用。可惜这会儿还结着冰,不然都能看到河里游着的鱼。”

走在石桥上,诸鑫才发现桥栏杆上还雕着不少小狮子,看那样子却是刚雕刻没多久的,问那官吏,他答到:“这桥也是大神道玄所造,不过大神却在栏杆顶上留了雕刻的材料,我们料想大神虽是神力非比寻常,却也不愿意千篇一律,于是留了空间给后人装饰。你看那栏杆石板都还是空白的。”

带着种种惊叹,走到城门前,交了凭证,一行人顺利进了城,黑洞洞的城门洞里,仿佛是一条时光隧道,穿过它来到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城市。

可惜空旷的城内,并没有给人更多的遐想,用平整条石铺成的直道据说城内共有九条,算上旁边的树木,足足有五十米宽。而预先建好的建筑,据说除了城墙和神秘的内城外,就只有地下粮仓和四通八达的下水道了。

所以城内空旷无比,沿着直道走起初见到的都是农田,渐渐的就能看见一些棚户和低矮的房子,又穿过了两个超大的十字路口一些诸鑫等人总算来到一座有些形制的院子前,官吏说这就是地方部内宾驿馆,这几日就先行住在这里,等到地方部上报后,再决定是由哪一级的长官接见诸鑫。

诸鑫等人住进驿馆后,就将白天那个不长眼行刺的年轻人放了出来,护卫对他说到:“诸大人为了保你可花了不少银子,我们那可没有活人献祭一说,我把塞嘴的东西拿了,你莫喊,诸大人想跟你聊聊。”

年轻人有些疑惑的点点头。

取下布头,诸鑫让护卫喂他喝点水,问到:“你家里有什么冤仇,我们不能帮你报,不过我可以给你一条活路,或是出长安城再把你放走,或是你跟我们的船只去别处谋生。”

年轻人黯然,应到:“多谢大人慈悲,我能留一条命已经不错了,不敢再牵连大人,还愿和大人去别处谋生。”

护卫将他松绑,一聊,才知道这年轻人名叫罗元,在源界出生,父亲是当年征调进京的造弓大师,最擅长复原古代的弓弩和攻城器材。不过长安城巍峨,他的本事并不受重视,到后来长安动乱,父亲就带着家人和其他人躲到南面,做农夫种田为生。罗元父亲舍不得家传技艺失传,就把一手造弩的活儿都交给了儿子。却没想到有一趟服徭役,父亲受重伤而归,衙门却征税依旧,后来父亲无钱医治病死,妹妹饿死。所以他铁了心要造出大事件来,却没想到踢在了诸鑫这块铁板上。

听完这些,大伙儿对这座雄伟大城中坐着的王公贵族们,更是十分反感,诸鑫也只是叹气,再不提自己复兴华夏的想法了。

第二天,就有另一波官吏请诸鑫上交使节表文,以及朝贡礼品。诸鑫拿出早就写好的表文,一柄用龙龟的螺角加工成的螺旋剑和一块加装好法阵的通明晶,呈了上去。

见惯了奇珍异宝的官吏们,还是被这两件奇特的礼物给镇住了,却不知这两样都不是凤凰的特产。

由于等待召见,诸鑫没敢上街四处转悠,只敢在驿馆附近溜达一下,驿馆在南城,附近多是平头百姓的棚户,才转了两天,就聊了十来个朋友,不是教授就是工匠大师,真没一个简单的。

看他们都无所事事,有年迈者甚至要考学生校友接济,真是让人唏嘘。

这天,诸鑫还在驿馆跟罗元聊大型的工程器械,地方部的官吏就来找他了,说内阁长官,地方部刘部长要接见他。

从小到大就在学校远远见过总理一面的诸鑫诚惶诚恐,带了两包雷樟茶就跟着官吏出门了。马车沿着横轴的青石路来到一处很大的院落,不过略显陈旧。

也许是官吏领着诸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