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有些颓然地下了马背后,伸手捋了捋追风的鬃毛。已经慢慢冷静下来的他,也是极为无奈地暗责起了自己。
这厮除了责怪自己没能及时唤住梓潼之外,也开始对他寻找梓潼的这番轻率举动,而恼悔不已。
俞天心想:自己刚才实在是太冲动,太想当然了!追风即使真的有些灵性,不过自己怎么如此轻易地便信了个畜生?脚下的这条断头路,十有八九是若兰平时带它溜圈的路径,而自己却鬼使神差地由着它跑了这么长时间。此刻的梓潼,或许早就回了无量观也说不定?
这厮懊恼之余,也抬眼再次观察起了四周。他虽然识得去无量观的路径,不过此时究竟身处何处?俞大少爷却是有如懵圈般地一时也无从判断。
在他和追风的身前,一座几人高的低矮斜坡挡住了去路。长满荆棘的斜坡周围,都是些高矮不一的暗白色嶙峋巨石。此地俨然是一处人迹罕至的荒芜之所。
面对此时的境况,俞天也是极为沮丧地摇了摇头。看来他也只能循着来时路径,先往回走一段再作计较了。
俞天当即又重新跨上马背,他在调转了马头后刚准备折返而回,却不经意间地有了些意外的发现。
笼罩在夜色下的青龙山群峰中,一座断崖状的高大山岭引起了俞大少爷的注视。虽然山中夜晚的能见度极低,不过在月色的衬映下,与远方天幕交汇在一处的这座断崖山岭,还是峥嵘毕现般地显得极为特别。
这座山岭除了入目的一侧呈笔直地断崖状外,其崖壁中靠近崖顶的部分,竟然巧夺天工般地横空伸出了一块巨石。
当俞天乍一看到此块巨石时,他便不受控制地心下一阵悸动!伸出断崖的这块巨石平台,赫然便是梓潼曾经领着他去过的望江台。
望江台的地理特征虽然再明显不过,可俞天刚刚在经过那段山岭时,却由于角度问题,并未第一时间留意到。若不是这厮准备折返而行,他或许便不会发现:脚下的这条断头路,竟然是能途经望江台的。
望江台对于俞大少爷和梓潼而言,自然铭刻着让彼此都难以遗忘的记忆。二人第一次敞开心扉、交融情感的那晚,便是在望江台上度过的。
其实俞天刚刚在无意间辨识出远处的望江台时,他心内便莫名地有了种直觉般地臆断。
冥冥中出现的这种感觉,就如同是俞大少爷脑海深处幻生而出的强烈召唤。虽然前一刻这厮还判断梓潼可能去了无量观,可此时的他,却极为笃定地坚信:这妮子,一定会在望江台!
对于自已的这一判断,俞天自然是毫不怀疑。这厮当即便驾起追风,朝望江台所在的山岭方位,疾驰而去。
此刻的俞大少爷,心境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厮在原本已是无计可施的境况下,却因望江台让其产生的某种直觉,而一下子又重新拾起了他之前寄希望于追风的那份希异信念。
望江台所在的山岭距俞天并不算远。虽然整个山岭的海拔不低,但是除了伸出望江台的那面崖壁是陡峭地山体外,整个山岭的下半段,却都是缓引而上的斜坡地形。
俞大少爷一边驾着追风尽可能地往山岭的高处攀行,一边也极为忐忑地暗自祈祷起来。毕竟,梓潼之前在青瓦宅院的所见,皆是因为俞天被蒙在鼓里的一场误会所致。假如这妮子真因此而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那实在是有些太不值了。
山岭中并无现成的路径,在乱石与荆棘间攀行的追风也是越来越显吃力。这畜生似乎是故意想有所表现,俞天也没怎么费力驱使,它竟然有所领会般地主动朝着望江台的方向卖力而行。
伴随着上行坡度的陡峭变化,四周的荆棘、灌木也越来越茂密。直到行至快接近半山腰的地方时,俞大少爷才无可奈何地准备弃马选择步行。
山中多猛兽,俞天也明白追风没办法跟他继续一起上行,这厮拍了拍马头,“对马弹琴”般地嘟囔了几句让其独自离去的话后,便头也不回地一头扎进了上行的荆棘草丛中。
俞大少爷本就极少行山路,尤其还是在这种能见度极低的夜晚。在没有任何路径及照明条件的半山腰,他唯一能用来辨识方向的,便是仰头即可瞥见的望江台侧影。
过了半山腰的路径变得更为难行,俞天在随手找了根大树丫子探路外,也将腰间的金乌刀给取了出来。这厮周围的各种兽吼声是接连不断,他担心会有什么猛兽猝然间朝其发起攻击。
俞大少爷虽然不惧于此,不过假如真的遇上什么突然袭击时,手握这把削铁如泥的青云寨传承利器,他也可以阵脚不乱地应对自如了。
也许是借着些残留的酒劲,这厮行起路来本就莽急的原因,即便在他近在咫尺的周围有什么异动,也是极为蹊跷地没有任何带有攻击征兆的红色虚影出现。
眼前的望江台侧影越来越近,俞大少爷自是不敢有任何精神上的松懈。这厮能憋着一口气无所顾忌地做出这一连串的莽行之举,凭得便是之前一直未曾经历过感情的他,对梓潼的那份挚爱!
也正是受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