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的表情,缓声询道:“仁奎觉得此法如何?”
不得不佩服李权这老家伙的口才,这老匹夫说话间神色虽有些古怪,不过他的这一番诠释以及最后的慷慨陈词,都说得不疾不徐、侃侃而谈。
俞天此时也基本上猜出了个大概。只是他有些奇怪地是:这选大当家的法子表面上看,虽然公允。不过要凭这种方式选出大当家的话,简直可以说是百年难遇。
要知道,青云寨有刘、李、佟三家宗祠,任何一家宗祠也没把握在十年内的青祠会中,文榜武榜皆居首位。更何况,要想坐上大当家的位置,同时还必须赢得三祠擂的比试。这样一来,即使有哪家宗祠符合了全部这些条件,那也是上百年才会发生一次的稀罕事了。
即将举行的三祠擂就算是按此法施行的话,刘仁奎也会毫无悬念地连任。因为就算有哪家宗祠这十年来取得了青祠会文榜武榜的首位,以刘仁奎的武功,胜出三祠擂几乎是必然的结果。更何况李涣真与佟景元二人也根本不会去和他争这个大当家之位。
难道?执事堂的这几个长老,真的是心系青云寨的发展和未来?想以此法来激励寨中有理想和抱负的年轻后辈?
思及此处的让俞大少爷随即又想到:李权后面的那几个黄袍老家伙先不谈,光是这老匹夫刚刚说话的一番神色,就明显大有文章。假如这几个执事堂长老没有弹劾刘叔的意思,何必还要处心积虑地专门找到这儿来向他说明,刘叔在李权提到三祠会后,又为何表露出那般略显排斥的不悦神色来?
这些念头在俞天脑中也是一闪而过,他正大惑不解间,身前的刘仁奎开口了。
“难得寨中的几位长辈能如此挂怀青云寨的兴衰。身为大当家,仁奎没能光耀青云寨,实在是愧对先祖、汗颜无地。”
刘仁奎说完稍缓了缓,又接着道:“既然执事堂的几位长老都一致决议过了,那就按李长老的意思去办吧。”
刘仁奎这番话前半句说得宠辱不惊,后面又摆出一副淡然处之的表情。俞天不禁暗道:“难道是自己想得太多了?可是为何智谋不俗的刘叔,在看出这几个老家伙的一番企图后,还会如此轻易地允诺此事?”
不待俞天深想,语毕后的刘仁奎便转眼看向俞天,吩咐道:“青山,你跟我出来一下。有些事,我想单独地问问你。”
刘仁奎似乎不愿再跟李权继续谈论关于三祠擂的话题,这老家伙话音一落后,便径自地抬脚行出了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