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穆王五年六月初三。封国大王姬仲羽驾崩。终年二十一岁。
穆王膝下无子嗣。只有苏王后怀有两个月的身孕。腹中之子是男是女尚不明确。所以长公主姬伯雅暂代王位。史称封代王。
姬伯雅继位时对天下立誓。为防外族窃国。她在位期间绝不下嫁任何人。若苏瑾诞下龙子。便立此子为封国储君。若是生女。姬王族主脉男尽。那么就从姬氏旁系中选聪慧者继承大统。
姬伯雅以牺牲自己终身幸福之举方才稳住蠢蠢欲动的姬氏王族。而朝中。宰相罗成、摄政王姬子凌和太傅罗浩三位元老都甘愿辅佐姬伯雅为君。因姬伯雅为先王后圣母之女。有仁慈贤惠的光辉笼罩着她。黎明百姓皆爱戴之。
天下暂且安定。
封代王元年中秋佳节。姬伯雅登基已有两个月。她命人在宫中排下宴席。邀群臣携家眷入宫同庆佳节。
这女王自然不爱看歌姬舞伶搔首弄姿的乐舞。所以乐舞局从宫外请了杂耍艺人入宫表演。姬伯雅乃是从小养在深宫之人。很多东西都是听來的。真正所见之物有限。所以对眼前新奇的杂耍倍感兴趣。
宫人见女王喜爱。便请示姬伯雅是否将艺人们留在宫中用以娱乐。
姬伯雅闻奏摇头道:“这王宫里困住的人还少吗。”
这位女王和冷酷严厉的姬仲羽不同。她时时刻刻都噙着一抹温和浅笑。别以为她好欺瞒糊弄。她那双灵慧的黑色眼眸里除了闪耀着水般的自傲。还带着冰刻般的冷厉。纵使笑也是那般威严毕露。
为了坐稳王位。她也是杀人不眨眼的人。在她登基大典之上。有迂腐愚忠之臣逆骂她颠倒阴阳。女子为君乃是大逆不道之举。亡国之征兆。
在无数谩骂和指责声中。她完成了登基大典。
祭天之前。会先有一场登基的酒宴。
她身着白色龙袍。袍上金龙彰显她至高无上的威严。别人看她走的每一步都那样稳健。却沒人察觉她的小腿儿其实在打颤。行到御座前她停住脚步。陡然转身。长袖划出优雅的弧度。散开的却是挡不住的天威。她并不急着往龙座上坐下。而是温眸一一扫过堂下文武百官。他们每一位面前的矮几上都放置着一樽酒。
“正式开席前。朕有话要对各位臣功说。”犹如新燕啼鸣般婉转的女音柔中带刚。席上百官只觉头顶好似飞舞着百灵鸟儿。那般动听。“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愿忠于朕的人便饮下几上百年佳酿‘云渊’。不愿追随朕的人不喝也罢。”
姬伯雅说完转过身背对着百官。又道:“朕不看。尔等自便。饮过这忠君酒。再开席。”
堂下绝大多数人都饮下忠君酒。也有少数一直不赞成女人为君的大臣。他们为明志拒不喝下‘云渊’。当然也有偷奸耍滑之人。故作饮酒姿态。却把酒悄悄倒进宽大的衣袖中。
待所有人都做下决定后。宫人才将酒樽悉数撤下。姬伯雅这时才转身坐在宝座上。跳过众人向她行君臣大礼这一节。下令开宴。
那一天是个让文武百官皆惶恐的日子。好端端的宴席上。却不时有大臣吐血而亡。死一个便拖下去一个。到后來。所有人都不敢再动勺箸。群臣都心知肚明菜中有毒。
姬伯雅兀自饮着梅花酿。醉眼看向战战兢兢的群臣。劝道:“众爱卿怎么都不动筷子。莫不是朕这顿宴席菜肴不可口。”她婉转娇笑。借此掩下自己内心的惶恐。她第一次见到人死去。觉得恶心想吐。“众爱卿莫担心。忠于朕的人。朕自会善待。”她不想杀人。可是为稳固朝政、民心。她必须将祸乱的源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群臣此时方才明白。所谓忠君酒其实就是解药。喝了的人再食用有毒的酒菜自然沒事。沒有献出忠诚的人下场定然是一个死字。殿上还活着的人。人人背心皆是一层冷汗。
“姬伯雅。你心如蛇蝎。岂是君王之选。”堂下一武将忽然大喝。他说完便是一口鲜血喷出。众人一看便知他也是沒饮下忠君酒的人。
“你不配为君。臣不服。不服……”武将比文臣抗药。加上他刻意逼过毒。一时半会儿死不了。武将晃悠悠踱到玉阶前指着姬伯雅叫骂。
姬伯雅站起身。俯视脚下之臣。唇边还是那浅浅的笑意:“不是朕的臣便是朕的敌人。朕杀掉自己的敌人。何罪之有。”不能忠于她为她所用的人死不足惜。
她虽然娇小玲珑。但却暴发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强势。那睥睨天下的气势半点儿不输男儿。
那武将怔然。自知免不了这一死。竟疯狂地扑向玉阶上站得笔直的女王。他要和她同归于尽。
千钧一发之际。太傅罗浩将身挡在姬伯雅身前。接下武将一掌。并将其制服。待禁卫反应过來将冲撞君王之人拿下时。那武将已然毒发身亡。
罗浩转身。用关切的眼神询向姬伯雅。“恕臣不查之罪。让陛下受惊了。”
姬伯雅还是那淡雅的细笑。轻声回道:“太傅莫要请罪。朕无恙。”继而她又唤禧公上前。问道:“不忠者该判何罪。”
千禧躬身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