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乌古部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可以战胜或者打败契丹人的机会的。他们在时刻关注着契丹人的一举一动……
当他们从探子那里得知。耶律阿保机派了人回上京搬救兵、增运粮草的时候。他们知道。耶律阿保机并沒有轻易撤退的意思。而是下定了决心要拿下他们乌古部。这一下子。实胡敬有些慌了神了。如果耶律阿保机给他來一个誓死相逼。他可怎么办啊。要知道。如果真刀真枪地打起來。他可完全不是耶律阿保机的对手啊。唯一的办法。也是目前乌古部唯一的胜算。那就是让契丹人的援军和粮草无法到达边境。无法给耶律阿保机以支持。
于是。耶律楚雄这一路的危险是可想而知的。虽然到目前为止他还沒有遇到任何异样的情况。可是。危机时刻存在在他的身边。对于他可能会遇到的险境他是早就预料到了的。他回有危险。可是不能让新增加的兵勇和粮草跟他一起去冒险。因此。耶律楚雄早早做了安排。让韩震庭带着粮草另行上路。
终于。耶律楚雄和韩震庭同时來到了契丹边境上最靠近乌古部山区的一个小镇外。只不过。一个距离小镇二十公里。而另一个。距离小镇五十公里。两个人在不同的道上。因此。乌古部的奸细们只是注意到了故意走得大模大样、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耶律楚雄。而万万沒有想到。在离耶律楚雄三十公里远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运粮部队。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既要归功于耶律楚雄的吸引战术打得成功。也要表扬一下韩震庭。这么长时间、带着这么大的一支队伍。不露声色、不留痕迹的行军。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人们常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耶律楚雄知道。该來的迟早是要來的。因此他也不躲不避。就等着它來。如果危险真的降临到了耶律楚雄的头上。反而说明韩震庭安全了。这是好事啊。于是。这一天。耶律楚雄在带领他的这支队伍行进了一整天之后。在夜幕渐渐降临的时候。他破天荒地下令。队伍原地休整一夜。明日一早再出发。
其实。耶律楚雄是算好了时间的。今夜他们停止前进。而韩震庭继续前进。过了今夜。他的队伍和韩震庭的队伍就会拉开至少六十公里的距离。而且韩震庭就会更加接近那二十万契丹大军。就算敌方发现耶律楚雄是诈。转向攻击韩震庭。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向大军中的耶律阿保机报信。而耶律阿保机一定会派出队伍去接应韩震庭。确保粮草不失。
耶律楚雄目前所在的位置其实原本不是契丹的地盘。而是在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攻下黑车子室韦。收复的其中八个部落当中的一个。耶律楚雄面前的这个小镇叫做拉忽拉镇。是过去的黑车子室韦、现在的契丹最靠近乌古部的属地。过了这个小镇。翻过小镇外那座拉忽拉山。就是乌古部的地界了。对面山前的那一片空地。就是耶律阿保机驻军之地。耶律楚雄在和韩震庭的联系中得知。韩震庭的队伍预备在今夜翻越对面的拉忽拉山。下了山。就可以和耶律阿保机汇合了。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而这里。拉忽拉镇和拉忽拉山。都是耶律阿保机在过去十年的征战中。首先降服的地域。他采取恩威并施的统治办法。既收降了这一片土地。又让这里的臣民心服口服。过去。在黑车子室韦原來的部落族长的统治下。这里一贫如洗。而自从耶律阿保机接管之后。他教会了这里的人们游猎、放牧、甚至利用这里富裕的黑土地种植小麦和其他农作物。不出两年时间。拉忽拉镇的人们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因此。可以看出。耶律楚雄把驻扎的地点选在拉忽拉镇。还有另外一层用力。用现在的话來说。就是这里的群众基础好。便于军民同心展开作战行动。
夜幕降临之前。耶律楚雄已经把他的部队停在了拉忽拉镇外的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早在几个月前。镇子中的村民们得知耶律阿保机又带领部队來到了离他们这里不远的地方。攻打乌古部。个个都欢欣鼓舞。他们派出部落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來到耶律阿保机帐前。给他们送水、送粮、送酒、送消息。一心想要帮助契丹军队打败乌古部。这几年來。乌古部日益强大。时不时会派出他们的骑兵來到拉忽拉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拉忽拉人民早已怨声载道了。他们派人到上京城找耶律阿保机哭诉。说他们好不容易种了一年的庄稼、眼看就要收获了。就被乌古部抢走了;说他们的牲畜。大片大片地被乌古部拉走。看着自己属地的人们受到这样的欺负。耶律阿保机更是坚定了要踏平乌古部的决心。
因此。当耶律阿保机的大军來到这里的时候。拉忽拉镇的人们是多么欢欣鼓舞啊。就是现在。在耶律阿保机最困难的时候。也一直是拉忽拉人们避开乌古部的阻扰。一次次地翻过拉忽拉山。为契丹大军送去药草和淡水。白天的时候。当韩震庭的队伍悄悄地绕道越过拉忽拉镇的时候。镇上的人们还不知道契丹大军的给养队伍已经到了。只有少数在小道旁播种的村民看到了韩震庭和他的队伍。他们只是友好地打了招呼。这些村民以为一支老弱病残的游兵散勇。并沒有引起重视。而当夜幕降临之时。契丹四王子耶律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