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吾为董卓> 第84章 黄巾乱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黄巾乱起(1 / 2)

“什么,韩遂边章全军撤出了金城?”

得知消息的董卓第一时间惊讶地说道。

贾诩皱着眉头点了点头说:

“不错,主公,韩遂边章在袁滂被刺杀成功之后便全军撤出金城,连在武威的残余军队也撤了回去。樊稠已经将武威收复。只是不知韩遂边章此举是何意,难道是羌族有变,又或是韩遂边章见势不妙,后撤保存实力?”

听了贾诩的猜测,董卓踱步思考了一会,随即决定一方面派人打探羌族内部消息,另一方面先派兵占领金城,最后再作打算。

待真的不费一兵一卒,安然无恙地将金城接收之后,董卓终于才确定这次剿逆已经大获全胜,韩遂边章已经被赶出了汉境。

但是董卓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联系整个作战过程以及韩遂边章莫名的举动,董卓总觉得有一双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一想到自己这十万强军被人如木偶一般操纵,绕是董卓心坚如铁,也不由得有些紧张难安。

最后还是经过贾诩的提点董卓才从死结中解脱出来。

对啊,哪怕对方再如何阴险狡诈,智慧如妖。也不过是旁门左道,我有十万大军,观大汉上下,又有谁的军队能够与我的军队相比呢?董卓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不管这件事情的背后有何人,但局势上对他来可以说是有利到了极点。

不提自己的声威因为连续两次大战传遍大汉各方,会引来多少文武人才相投。单说这次俘虏的士卒加上在金城本地招来的士卒就能够大大增强自己的军力。

至于这些人之中是否会有异心,董卓完全不担心,除去一些在羌族拖家带口的羌族士卒,在经过军营中特定的思想教育之后,通俗一点就是经过一番洗脑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心生归属感。

即使一些小鱼小虾心有诡意,董卓也毫不在意,自己手下猛将如云,他们是翻不出什么风浪。

只是不知刘宏会封赏自己什么样的官职,董卓想了想,无论封赏自己什么官职,军权是绝对不会放下的光靠张让一人去朝廷活动把握不高,看来是时候将那个计划提前进行了。

董卓眼中带着一丝不忍,但还是决定咬牙对暗刺下了命令。

————————————

洛阳大殿上。

刘宏听到朱儁上奏羌族已然退军,韩遂边章叛逆在金城武威盘踞的势力都已经逐出,瞬间大喜过望,连续说了三个好字。

“陛下,荡寇将军此战劳苦功高,应当给予厚赏,这样一来则昭示天下有功之臣必有厚赐,众人无不为陛下效死力,亦激励在野之士为陛下效忠之心呐!”

张让适时地站出来为董卓说了一番好话,这里面一方面带着与董卓交好的心,另一方面就是董卓派人送给张让的财物起了作用。

自从董卓搭上张让这条线后,董卓便别无选择,也无法再亲近其他势力的官员,不然首先饶不了他的就是张让这个老太监。

“启禀陛下,臣也以为荡寇将军董卓战功卓著,应当重赏,为天下人之楷模。”位居武官第一的大将军何进首先站出来附和说道。

听到这话,刘宏讶异地看了何进一眼,好像对何进对待董卓的态度有些意外。

而出于与何进争斗多年的张让则从中感受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即使这番话没有丝毫问题,但他敏锐的政治直觉告诉他何进绝对不会就那么简单。

再一看袁隗王允等人,听到何进的话,袁隗王允等文官嘴角微微翘起,好似对何进所言早已明了与心。张让心中更是感受到其中的阴谋气息。

果然,何进在为董卓表功之后继续说道:

“董将军可以说是不世之将,纵观秦汉两朝,秦皇汉武,人杰辈出,但能与董将军武功匹敌的寥寥无几。接连与我大汉战乱不休百年的羌族被董将军以数月之功便打得服服贴贴,十万大军所向披靡,怎能不厚赏呢?”

听到何进的话,张让心中咯噔一下,连忙查看刘宏的脸色。

只见刘宏一脸寒霜地沉思着,张让心中就生出一阵阵不安。

刘宏对张让宠信是不错,但是并不代表刘宏是个傻子,不然刘宏也不会从皇族众多王子中脱颖而出,夺下皇位。

何进的这番话目的很明显,就是捧杀董卓,言语中无时不刻不在向刘宏说着:你看看,董卓的武功多么厉害,也就只有秦皇汉武这些绝代人杰能够压他一头,十万大军打了二十万叛军抱头鼠窜,所向披靡,该怎么封赏你看着办。

刘宏很清楚何进心中的想法,也明白这些话不像自己这个屠夫出生的大舅子能想出来的。背后替他出谋划策的定另有其人,是什么人,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但是明白归明白,刘宏也觉得何进的话也有一些道理,因为他知道无论外戚宦官怎么你争我斗,都无法动摇汉朝的根基。只要自己在位一天。只要自己一声令下,想令外戚或者宦官土崩瓦解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而最令他忌惮的只有士族,哪怕现在他们看起来人畜无害,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