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能够欺瞒天下人,却休想瞒得过老夫,老夫隐伏在少林寺三十余载,有何事能瞒得过老夫的眼睛?”
编造谎言故事,若想取信于人,最好的办法便是有真有假,先真后假,九分真一分假更是最好不过。
盖因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可循的,相信了前面的话,思维便会不由自主的按照你话中的逻辑进行下去,随理成章的就相信了你其后所说的连篇鬼话。
萧远山如今这番话正是如此,况且萧远山此言合情合理,联系到适才玄生连连替玄慈砌词狡辩,就更能取信于人。
白起不清楚玄生等人究竟知不知道玄慈与叶二娘私通生子之事,从自家手下玄难、玄寂、玄痛三僧反应的情况来看,玄慈的保密工作应该做得还算不错,诸僧很可能都不知此事。
不过,如今这一切都不重要了,眼下的情况,就是黄泥掉到裤裆里,它不是米*田*共,也是米*田*共了!玄生等诸多贼秃,便是浑身是嘴,也休想说清楚此事!
玄慈想让少林寺置身事外,不受其牵连,并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与自家亲子,相见不相识的苦逼老人,博取天下群雄的同情。
白大爷大费周章的设计布局,一步一步的将整个少林寺都装进局中,又岂会让玄慈称心如意!
当然,能达到白大爷的预期目的,这其中萧远山功不可没。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萧远山,这位曾经粗豪耿直的契丹大汉,在其无良主人白起的熏陶浸染之下,很快就变得演技满点,节操全无了。
萧远山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恰当的方式,说了一句最恰当的谎言。
将一名苦逼复仇者的悲愤,怨毒,不屑,鄙夷,演绎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人物形象丰满无比。
便是白起这位自诩演技帝的老师看了,亦不由心中欣慰非常,感叹着:“有徒如此,吾心甚慰啊,唔哈哈哈……!”云云。
有心算无心之下,封禅台上的各地群雄,霎时间都被萧远山这位貌似耿直的汉子给带到沟里了!对于萧远山所言,群雄尽皆深信无疑!
“怪不得玄生那厮屡次替玄慈强辩,原来那厮早就知晓此事了啊!”——苦逼玄生的江湖地位已经从‘大师’,跌落到‘那厮’了!
“何止玄生那厮一人,某家早就发觉少林寺那几个老和尚的神色都不对劲,果然不出老子所料!”
“丐帮便是因为几名长老兜打上了康敏那名淫*妇,而导致的内乱,想不到少林寺里,也有这么多腌臜之事!”
……
ps:推荐大家用60%的比例看书,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啊,洒家最近得了结膜炎,苦得一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