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全能替补> 第一百七十章 百年兴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章 百年兴辱(2 / 2)

面瘦肌黄骨瘦如柴,仍要去烟馆吞云吐雾,享用福寿膏,故被外敌形容为“东亚病夫”!

其名词意义来自于梁启超先生的注释,“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这里梁启超所言的是,旧中国为世界列强群起而瓜分的处境,而国人对于这种现状无动于衷,就跟死人一样。

初时“东亚病夫”一词,仅流传于文人之间。

真正让“东亚病夫”走红的是,在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华民国代表团参加了接近三十个比赛项目,总共派出了69名的代表团。

后来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了撑杆跳选手符保卢进入复赛外,其余的参赛人在初赛就已经被遭淘汰了,中华民国奥运会代表团全军覆没。

泱泱中华仅一人进入复赛,中国人沦为奥运会的笑柄。

这些民国运动员在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人讽刺又嘲笑民国人的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民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从那时开始,“东亚病夫”就成了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蔑称。

这个蔑称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直至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凭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摘下第一金,才正式击碎“东亚病夫”的称号。

影视剧中的霍元甲,陈真,叶问,都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潮催生出来的故事,这也反应出中国人对“东亚病夫”的不满!

而真正让中国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是,2008年京都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见证了今日中国的繁荣,昌盛,文明,科学,民主。

从任人宰割到能肩负国际责任的大国,中国用了足足一百年的时间。

,从何时参加到何时举办,中国用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

岁月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鸟巢则代表着今日之中国,重新树立起盛唐时期的大国尊严!…

……

得益于2008京都奥运会的举办,中国足球不用历经厮杀,国奥挺进京都奥运会。

遗憾的是,由05超白金一代组军的08国奥,却打出了他成军以来最差的赛事记录。

两负一平,无缘在鸟巢亮相。

如今又东道主的身份,在京都迎来了无冕之王荷兰,在未圆梦的鸟巢中国队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