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麟和长善带着自己的兵灰溜溜的回了广州,在刘元龙的基地只呆一天,连刘元龙挽留他俩吃午饭都没答应,第二天一早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刘元龙看着几乎是落荒而逃的瑞麟和长善,心中很是纳闷,自己没拿出来什么东西呀?昨天打靶完后,刘元龙看瑞麟和长善比较震惊,连地雷之类的爆炸品根本就没演示。
下午也只演示了一下拼刺刀等等的近战肉搏,这些东西还是刘元龙看到瑞麟和长善有些惊到了,怕吓跑瑞麟和长善,取消了枪械演练,将不那么刺激人的刺刀肉搏拿出来演示了一下。
原本打算在晚上演示的夜袭也取消了,只演示了一下土木作业,按照野外住宿要求,在一个小时的时间搭建了帐篷,支锅做饭,搭建了警戒塔,在宿营地外面拉了铁丝网。
就连刘元龙比较得意的暗哨、流动哨、巡逻哨、双岗哨什么的都没上,只放了个警戒塔哨和大门的门岗哨,也没什么吓唬人的地方。
刘元龙本来打算把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都拿出来让瑞麟和长善仔细瞅瞅,让他们心里也有个数,别一天天的总想着对付自己,自己是抗不过上万的清兵,但是抗个4~5000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结果没等刘元龙嘚瑟呢,就把瑞麟和长善吓跑了,这让刘元龙很是纳闷,这两个人究竟是被什么吓跑的呢?
三天后,经过打听刘元龙终于知道瑞麟和长善被什么吓跑了,他们根本就是被那个自己并不认为有什么威胁性的阅兵式和近战肉搏给吓跑了。
这个阅兵式在刘元龙这个习惯了天朝10年一阅兵的现代人看有着众多的不足,可是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瑞麟和长善别说看过了,就是听都没听过,做梦都没有梦到过。
第一次观看如此壮观的阅兵式,给瑞麟和长善冲击绝不亚于8级地震,在后世大家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后,都明白一个道理,机械装备才是真正决定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的根本,方队走的再好,打仗的时候也没什么用处。
但是在现在看一个人的军事能力,看的却正好相反,无论是清朝和是世界各国对队列行进的考核都是第一位考量。
因为所有的军队在考量否能够成为精兵的第一要素就是能不能够如臂指使,因为在现在的战场上,只要能够顺利的指挥军队,成为名将就有了基础,因为一切的谋略都是建立在军队的纪律性上的。
清兵不能用,并不是说单个的清兵不能打,而是清兵的战场纪律性几乎约等于零,一碰到硬骨头就跑,一个跑了,那就全部都跑了,这种兵别说是清朝将领了,就是孙武重生带着上了战场一样没用。
因此一个刘元龙并不重视的阅兵式,在瑞麟和长善来看可比射击演练要牛叉一万倍,刘元龙能够将500大头兵训练到这种程度,就代表着他训练5万大头兵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另外一个吓跑瑞麟和长善的因素,就是刘元龙认为在自己的军队中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用处的刺刀肉搏战演示。
因为刘元龙打算在大规模扩军的时候,直接上98K作为单兵武器,每个排配上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在配上手榴弹、地雷、以及没良心炮和掷弹筒,这个火力密度在这个时间段,绝对可以横扫全世界各国军队了。
因此他对自己的大头兵进行的刺刀训练,只是为了保证单兵作战或者小单位作战的最后手段,以及消耗那些大头兵的多余精力用的。
但是恰恰是这个刘元龙不怎么看中的近战肉搏演示,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晚上休息前,在长善的大营里,长善和瑞麟用自己的清兵在大营里照着刘元龙表演的东西来了一遍。
其结果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走队列,从10个人,逐渐的减少,直到3个人的时候才能一看,超过3个人基本上就是废物,更别说将刺刀放在前一个兵的肩膀上了,就是用木棒比划,两个人也只能走不到10步,超过10步一定会碰到前面人的身上。
而在按照下午的肉搏演练的时候,几个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用下午看到的演练时的三人编组刺刀方法,只用临时学到的一点皮毛,就将整个大营里的所有精兵都打败了,最多的时候,三个人完胜10多个人的组队冲锋。
并且所有在现场看的人都能确认一点,那就是这三个人的水平和下午刘元龙的兵的水平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无论是速度还是角度,根本就不再一个档次上。
直到这个时候瑞麟和长善都坐不住了,这等于自己的400个兵人家只需要出动100个人,或者更少,就可以完全放倒。
而且,对于刘元龙的团练,整个400名清兵没有一个敢吹牛13说自己能打赢人家,以前就算去过京城参加过大校场演练的老兵,回来也敢吹自己比人家强,可是对于刘元龙的团练,却没人敢吹。
一提起来团练的检阅方阵,所有人都表示惊讶和震惊,特别是步枪上挂着的枪刺,对绝大多数清兵来说,一想起来全身汗毛就竖起来了,越是老兵越是如此。
瑞麟不明白这代表这什么意思,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