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惊世秘密(五)
显然不会。因为姚忆这一旦离去。如果沒有想到好的办法。那肯定不会再出來。对此。苏联特使再清楚不过了。他绝对不会让姚忆就这么轻易地逃脱。而是要步步紧逼。力争在今天把合同签了。把钱拿到手。回去交差。
可是。人有三急。撒尿、拉屎、放屁。就是老天爷也挡不住。
姚忆提出这个之后。苏联特使说道:“哎哟。我正好也有此意。陪你去吧。”
姚忆这一次彻底崩溃。说道:“得。你先等一会儿。我内急。”
姚忆一下子就钻进了卫生间。把马桶的盖子一合。坐在上面。现在他的那有什么内急。而是托着腮帮子在想办法。可是。这种办法怎么能够想得出來。
半个小时过去了。苏联特使敲了十几次们。越敲。姚忆心里越郁闷。
这样子。他更沒有主意了。阴着脸从卫生间走了出來。苏联特使紧跟在他屁股后面。
姚忆惊讶的问道:“你不内急了。”
苏联特使说道:“我现在想想。还是我们的事情重要。其他的事情不重要。刚才我仔细的想了想。我觉得。如果姚公爵要想得民心。那么民众的人均收入不低于一万美元。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这些土地。”
姚忆本來还在生气。可是突然听到人均收入这四个字。一下子缓了过來。心想:“哈哈。我怎么这么傻。这是人均收入。并不是每个居民的实际收入。”
要知道这人均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占有量。反映国民收入总量与人口数量的对比关系。而且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方式有两个。第一就是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第二就是降低人口数量。
姚忆一下子明白了过來。想实现人均国民收入那岂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源源不断的进行投资。刺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就会增加。进而国民收入总值也会增加。而且它的增长速度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这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就会增加。
说白了。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从另一方面说。这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是有一定区别的。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所以说。提高净产值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发展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等等。很多因素。
对于苏联的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姚忆知道改变一下。就能够快速的实现国民收入总值的增加。所以。如果按照人均国民收入这个指标來算的话。姚忆的负担不太重。实现这个目标不太难。
苏联特使和姚忆之间思考问題的方式在原來就是不一样的。不是同一个标准。
在姚忆的心里。他以为苏联特使的要求是确保每一个国民的收入每年不低于八千美元。就这个数字。别说就是苏联当时的美国也沒有达到这个标准。这可是相当高的标准。实现这个目标。估计人均国民收入至少也在一万多美元了。
因为这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按照这个二八原则核算的话。那八千美元的最低标准。是一个吓死人的标准。咬一口刚开始想的就是这个标准。而且。他在私人领地埃及和沙巴州的两个领地上。实现姚忆的最低每年一千美元的标准不难。毕竟起点低。人数少。
但是。姚忆心中的标准不是国际标准。是他内心中的一个标准。是一个良心的标准。他希望所有的民众都变富裕。
在国际上通用的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数。有些人可能分文沒有。靠救济过日子。有些人可能腰缠万贯。富得流油。那是一个贫富不均的标准。而姚忆的标准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富裕的标准。
正是因为这样。这两个标准之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苏联特使不会知道姚忆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从埃领和马领上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的现象。他认为。一切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定下來的数据。沒想到姚忆自己有自己的标准而已。
就算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不按照姚忆的标准。在苏联特使的眼中。要想实现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万美元。那也是一个难以跨越的目标。
因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不一样的。他们有他们特殊的国情。可是国际通用标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们制定的。所以。与苏联的国情有些脱节。
事实上。苏联的实际情况和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