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说中,太昊(皞)伏羲氏乃雷神之子,长相是人首蛇身,散发披肩,身披鹿皮,一派远古风范。后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也是远古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氏在天水发源,以蛇为图腾。古书中记载,伏羲氏生于成纪,徒治陈仓,都于陈,在位一百五十年,传十五世。伏羲氏发源于成纪,发展壮大后,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在位一百十五年。这一活动区大体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相吻合。
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太昊(皞)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龙图腾的形成,源于太昊(皞)伏羲氏,而非炎帝、或黄帝。
司马贞在《补三皇本纪》前面虽说伏羲蛇身人首,但在最后却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种记载暗示了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蛇在生肖中叫小龙,蛇如果有了灵性,就变成了龙。汉朝时期的《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
太昊(皞)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而非火、土。因此有学者认为,青帝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龙。太昊(皞)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而天水,也就是龙图腾发源地。所有龙的传人,在知道炎黄为老祖宗的同时不应该忘记,在炎黄之上,还有一位更伟大、更古老的始祖,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太昊(皞)伏羲氏蛇身人首,说明伏羲氏以蛇为图腾。在史籍《山海经》中,人首蛇身,人首龙身的神数量巨大。可注意的是尤以北、西、南为多。东方《海内东经》有雷神,龙身而人头,据考证此条为错简,应在《海外西经》。又前面已知雷泽在甘肃庄浪,雷浪之神也应在西北。《山海经》中神有四百五十四个,神人三百零七个,与蛇、龙有关的就达一百三十八个,占到45%。由此可见,龙、蛇在远古先民心中的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太昊(皞)伏羲的后代子孙,有的相传姓风,称为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