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单手抬起,用日语微弱地说道:“藤……原……大人,鉴……真……大……大……”
话才说到一半,便身子一挺头一歪,最终死在藤原怀里。临死的时候,他的单手摊开食指伸出,兀自斜斜的指向一边,指向鉴真和于敏的所在方向。
藤原清河按住内心的哀伤,顺着能静的指向看去,发现不远处的雪地里,有几具血肉模糊的和尚尸体倒在雪地里。这些尸体大都是穿着灰色普通僧袍,有的被刀砍得像堆烂泥,有的脸上被兵器砸烂面相难辨,其中有个身形瘦小的老和尚特别显眼。
这老和尚躺在雪地里不知道是死是活,穿着尊贵的大红袈裟,脸上像火烧了一般被贼人毁伤,眉眼鼻唇间,皮肉溃烂尽是水泡,再也不能看清楚本来面貌。
火红的袈裟,瘦削的体型,这老和尚分明就是鉴真大和尚的模样!
藤原清河与鉴真和尚没见过几面,他立即断定这穿赤红袈裟的就是鉴真大师,伸手一探发现还有鼻息,忙不迭就要唤人施救。可这时,跑过来一名护卫武士,胡乱鞠了一躬,神色紧张,道:“藤原大人,唐朝官兵一直尾随着我们,现在正朝我们这处山坡过来。”
藤原听后,担心被唐朝官府发现,担心私往日本的鉴真被他们阻拦,立刻下令迅速撤离。
于是,顾不得掩埋尸体,藤原等人背起了“鉴真”拣了行李,下了山坡朝着另外一条小路匆忙而去……
——————————————————————————————————
李游再回到山坡时,已见不着一个活人。李游四处寻找,始终也找不到于敏的踪迹。
“难道,于教授被山贼抓走了?”李游暗自寻思,不远处,一具和尚尸体仆倒在地,感觉十分熟悉。
李游一把翻过这具尸体,只见这具尸体血肉模糊面貌难辨,但是这衣着形体,分明就是鉴真和尚。
啊?鉴真死了!?李游大惊,心想:历史上六渡日本的鉴真和尚怎么可能会死了?难道,历史的车轮已改变了轨迹?这是为什么?难道我和于敏的穿越真的引发了连锁反应?我们做错了什么?
还没等李游想出个头绪,山坡另外一侧传来一声马嘶,跑到山坡边上一看,见一队人马衣甲鲜明,配着腰刀牵着马匹,沿着山坡不缓不慢,正向山坡上过来。
满地的死人零散的物品,李游不知道来的是不是唐朝官兵,自己身份不明来历不明,怕被他们误会,赶忙躲在远处坡下,草木丛里。
山坡上来的这队人马,正是扬州刺史辖下官兵。他们奉了唐玄宗的谕旨阻挡鉴真访日,一队人马围住了延光寺,而这一队人马,却远远尾随着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了这里。
看见了山坡上的景象,这队官兵显然能猜测出发生了什么,稍有慌乱后便很快安定下来。
李游远远的拿着望远镜看得清楚。望远镜里,一个校尉带着几个亲兵在检查场地辨认尸体,其他官兵举着刀四处寻索。不一会,那校尉勘察完了,把手一招,官兵们纷纷聚拢,在山坡下挖了一个浅坑,把所有尸体从头到脚都搜刮干净后,通通丢进坑里掩埋。
李游本想出来报官,引着官兵去顺风寨打山贼救于敏,但是看着官兵竟干出了搜刮尸体财物的事来,李游害怕官兵杀人灭口,只好老老实实躲着,等官兵去远了,才现身出来……
——————————————————————————————————
大洋中,海船内,小床上。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于敏渐渐苏醒。
于敏脸上缠绕着纱布,只露出口鼻,正想开口说话却牵动了嘴角的伤口,不由疼得发抖。
“彼は目が覚めた!”(翻译为:他醒了)
边上一个日本仆役有些高兴,喊了一声后跑出舱去。不一会,来了一个三十左右、穿唐朝服饰的汉人,坐在于敏身边,轻轻抓住于敏的手,眼光尊敬,说道:“谢天谢地,鉴真大师你终于醒了。”
于敏嘴舌疼痛,不能分辩,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身旁这人。
汉人会意,说道:“鄙人晁平,家父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是日本留唐的留学士一直在长安做官。此次我和家父跟随遣唐使藤原清河大人,打算乘船返回故乡日本,想不到能与大师同船东渡,实在是三生有幸。”
于敏听到自己在往日本的船上,急忙想要起身,却被晁平轻轻按住。
“别动,鉴真大师,你被盗贼用生石灰所伤,眼睛也……烧坏了,不宜移动,还需静养。”
于敏听后想起了那日山坡上发生的一幕,内心悲苦。良久,于敏忍住痛,勉强开口,微弱地问道:“其……他……人呢?”
晁平看着“鉴真”有些不忍,犹豫了一会,这才说道:“鉴真大师,藤原清河大人去救你们时,其他人都已经……被贼匪杀死了。”
都死了?李游也死了?……
“鉴真大师,请不要过于伤怀,郎中说过您要好生静养。藤原大人和家父要照料船队,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