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叫这二人来这里,就是打算让这二位组织商贸总会,规范商市,控制物价,免得有些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特别是在这战争时期,各种战略物质,更是需要严加控制。
当然,刘协也不无向二人打秋风的意思,现在的他,穷啊!虽说益州未经大战乱,还算富庶,粮食什么的也不算太缺乏,可是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就是他的皇宫,也不敢修得多奢侈,自然需要向这些富商伸手。
甄俨倒是好说,毕竟刘协之前都叫他二哥了,而且再加上甄宓这小丫头居然敢落跑,甄俨心中正惶恐着呢!
至于糜竺,历史上他想着拿刘备奇货可居,学一学吕不韦,可是他小看了刘跑跑,结果折了家产赔了妹。
而如今这情形,糜竺就是再迟钝,也知道刘备肯定是没戏了,除非刘备敢大逆不道造刘协的反。从刘协将刘备扔到巴郡当太守,而将关张二将留在身边,便看得出来,刘协这是想分化他们。
且从刘协对关张二位的喜爱来看,时间一久,刘备还能有什么机会?
刘备那里没了机会,糜竺自然而然不敢对刘协连官都不给他当有什么异议,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呢!不过他之前挂着一个徐州从事的官衔,是以自称‘微臣’或‘下官’,也没什么不对!
而就在糜竺心中忐忑的时候,刘协上门来了,而且还跟他说起建立商贸总会的想法。对此,糜竺自然不能不答应,对于几辈都是经商的糜家而言,刘协的这种担心,糜竺心里清楚的很。
而且,建这么个总会,虽然地位上可能没有当官的来得高,可是其权势,却是不小,特别是对其他商人而言。
“下官,愿为陛下分忧!”糜竺看出了这其中的好处,便直接躬身道。
刘协点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逐利,此乃天性。儒家何以轻商重农,其实不难理解,若为官者皆尽逐利,那这天下……朕想二位爱卿应能理解朕无法予以二位封官赐爵之苦衷!”
“陛下苦衷,我等理解!”
刘协点了下头,道:“不过,明面上,朕无法予二位官爵,但暗地里,朕却是会支持二位办这商贸总会,此会不归官方管理,但官方有监察之权。二位便充当这商会正副会长之职,如何?”
“愿为陛下分忧?”
看到这二人的态度,刘协很满意的点头道:“朕的要求不多,不管二位如何操作,朕只要求市场规范,物价平稳……另外,朕还需要二位替朕于各州收集战略物资!至于商税方面,朕会重新拟定,一定会让大家满意!”
听到刘协最后那个要求,糜甄二人觉得,这才是刘协的真正目的。看这样子,刘协是准备励精图治,以备将来收复汉室江山了!否则,没必要控制战略物资不是!
末了,刘协又加了一句,“二位切不可打着朕之旗号,做官商勾结,与民争利之事!否则,休怪朕不讲情面!”
看到刘协那严肃的神色,二人急忙表态,道:“请陛下放心,我等定遵规矩,不敢乱来!”
接着,三人又继续聊了一会,太监张兼来叫刘协用膳,于是便让甄糜二人离开。
膳后,便听到张兼跑来报告,伏国丈求见。
伏国丈前来的目的,是劝刘协听从赵温的意见,毕竟这里是成都,是益州,若是刘协不娶个益州士族出身的女子为妃,对益州士族而言,太没有安全感了。对于伏完这样的说法,刘协可以理解,但并不赞同。
不过伏完却是笑道:“陛下不是想娶蔡大家之女么?不妨答应赵司徒之请,同时,与之交换的是,娶蔡大家之女之事,他不能再阻拦……”
刘协看着伏完,静静看着,直看到伏完的神情有些不自然起来时,刘协才道:“国丈,若是外人说这话,朕此时已将乱棍打出尔!国丈这话是什么话?为君者,岂可如此与臣交易?长此以往,君将不君,臣亦不臣!”
伏完一听这话,才猛的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这话,有多么错误,急忙跪拜而下,向刘协请罪!
刘协叹了口气,将伏完扶了起来,道:“国丈请起!实话告诉朕,若是让赵温施行此事,他会否将赵家之女送进宫来?刚刚迁都,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他居然就如此急不可耐,真是岂有此理!”
伏完苦笑道:“赵司徒乃成都本地人,自然会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家族更加昌盛。而此事,也恰恰给了他一个机会!且那蔡大家之女,大家都知道,她确实是嫁过人,当年又是自己从娘家跑回来的,其行为……”
伏完虽然没有说下去,但是刘协知道他话中的意思是什么。可是刘协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卫家人欺负她,她一个弱质女流,丈夫又挂掉了,她除了跑回娘家寻求保护,还能怎么办?
刘协点头道:“朕知道他们的想法,可若朕今天采取妥协,那下次呢?是不是一有意见相左之时,朕便要一直妥协下去?”刘协越说越气,伸手一拍椅子扶手,长身而起,甩袖哼声道:“朕乃一国之君,难道朕喜欢什么样的女子,还需别人来替朕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