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高弟!你真的没死,我还以为是我的人看错了呢。”子婴走过来,拥抱住秦高,这时他才看清,这是一个非常平和的面孔。那脸上带着的喜意,完全掩饰不住,不似作伪。难道,以前公子高和子婴关系很好?
秦高站起身后,对子婴道:“辛苦了,婴兄!二世出逃,完全出乎我的想象。不过,我昨天似乎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二世皇帝不是自己愿意出逃的,而是被赵高胁持出逃的。而且,昨晚他们来这里,不是因为要找什么东西。最初的目的,是想把子婴也带到西蜀之地。因为那里,只有子婴兄才能完全掌控,但是他们没有找到人,就在房间里找印信。想必,现在,暗王府里的证明都被他们拿走了。”
“西蜀?他们逃往西蜀了?”大臣们一惊。有人已经变了颜色,昨天还好言相劝,如今却丢下众人独自逃跑。虽然这些大臣自认为是大秦的肱股之臣,但是他们也怕死啊。如今皇帝出逃,这整个咸阳,就等于是危在旦夕了。
子婴沉思半晌,才道:“虽然我还没有统计完毕,但我差不多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了。”说完,看向咸阳皇宫的方向,叹息一声:“唉!大秦有如此皇帝,真是始皇之耻。若是他知道,自己一时犹豫,竟然造成如此之祸,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做出选择。”
秦高笑道:“上天注定,若不是到了如此之地步,如何能看出二世和赵高那丑恶的嘴脸,如何能知道,原来,在他们眼中,大秦的生死与个人的荣辱相比,不值一提?如今咸阳危难在即,各位请助我一臂之力,我自当为各位保全咸阳内城的安危!”
众大臣惊奇的道:“公子何计可以保咸阳?”秦高道:“咸阳如今,东西两门俱在**的威胁之下。但若论危险,东门首当,若有人紧守,可支持到蒙恬将军回援。可如今二世赵高即没,恐城墙上驻守的士兵已经少约大半。此为祸也,我所料不错的话,最多午时,东门就将失守。”
“这可怎么办呢!”……突然,一人走了出来,道:“公子高何计,我等定当全力相助。”秦高转头望去,是右丞相冯去疾。
“众大臣家中均有护卫,请各位大臣出力出人,把所有护卫借我一用。守城之力我当全力相护!吾在北城尚有一万弓兵,可助守城。”大家齐声应“嗨!”,领命而去。时间紧急,子婴也不废话,他虽然有势力,但是这里是咸阳,他的势力都在古秦地和巴蜀之地。因此,他只能把自己府中的守卫都交予秦高,以助其威。
秦高来到内城门上,通知在那里守护的暗哨。很快,弓兵就位,而那些守卫也来到这里。弓兵守住主要位置,其他位置,秦高让明德及冯渐离等其他将领一起带领着众守卫守护。而其他三门,已经完全掌控在手中。
不到午时,就听到东门传来剧烈的轰鸣,东门破了。秦高提醒大家,收拾好心情,迅速守城。一队雄雄的骑兵,踏着马蹄声,响彻了整个咸阳城。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开始收拾着行李,冲向了各个城门,希望逃离这座城市。
往日里的平和安详,在被项羽打破的东门的这一刹那,人性之中的隐藏有不安定以及自私都暴露了出来。整个咸阳城大乱,但是内城的人都站在楼下,秦高已经派重兵守护着这里。城内外不管是内外城,都不许入内,子婴站在内城门下,看向那些熟悉的面孔。他是自愿挡住那些大臣的,承诺,若是城破,提前带他们撤离。
往内城而来的队伍终于出现在视线之中,一群骑着战马的骑士。骑下的马是后世之中比较觉的骑兵队了,与秦高在其他起义军中所见的车骑队不一样。看来,项羽懂得学习,其实,在秦末,这种骑兵非常的稀少。而以车骑为主的才是主力,而之所以蒙恬有以专门单人单马为骑的骑兵之队,完全是学习匈奴的作战方式而改善的。
不仅如此,这支骑兵手中拿的还不是像蒙恬骑兵一样的兵器,剑。而是一种长杆武器,来自后世的秦高当然明白,这就是刀和枪一类的骑兵类型,长兵器。在马上作战,与步兵不一样,他们的兵器不够长的话,就够不到步兵。而刀和枪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们不仅长,而且有利于在广阔的地形上作战。枪是一扫一大片,而刀有利于挥砍,而像蒙恬那样的用加长的青铜剑作骑兵主武器的,主要还是对匈奴作战有用。
来到大秦内地之后,他们的骑兵优势只在于,骑兵的机动性。而对于用剑的骑兵队来说,其实杀伤并不是那么恐怖。因为步兵如果聪明的,一矮身,就可以躲过杀身之祸。而像项羽这样的骑兵队,就算是靠近骑兵范围,都可能被直接杀死。他们所用武器的范围是具有非常强大的杀伤力的。
秦高站在城墙之上,看着骑兵走上前,手一挥,城墙之上的人齐齐举起弓箭。从骑兵之后冲出来一骑,手中拿着一把大而且长的枪,一身铠甲,英勇非凡。
“阁下何人!我军已经攻入咸阳,若是放下武器投降,我会放予一条生路。若是再负隅顽抗,就是死路一条!快把二世交出来,不然,我必杀尽咸阳!”项羽在马上叫道,声音响遍整个咸阳。
秦高嘿嘿一笑,道:“项将军,你们就这一点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