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张易没有课程,不过张易还是要封闭在政校里,除了另外一个班的课,还得忙着准备那个第三门的课程备课,另外两门,就是张易在南溪教过的,第三门课程叫《易经哲学和领导智慧》。
原本这个学校没有这课程的,拿到书本后,张易才发现是总政校的教材,还很厚,不过也附有现成的讲义做参考。随后张易就闷在政校里,主要准备《易经哲学和领导智慧》的讲义。
因为学生宿舍区是封闭的,张易自己有课,辅导员也要到军营里才上任,因此也就没有过去,和其他老师一起,就在会议室的临时床铺上过夜了。
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是在开学一周后,大家启程去军营时。
在政校里面,张易全身内外都换成军装,个人物品都留在政校,不过张易从齐教授那里拿的那些资料,还有图书馆借来的书籍,都会和这些学生的书本,直接送到军营里,不需要自己随身携带了。
到了登车点,每人发了一个空包,也不说原因就让大家直接上装甲车,这是只有小洞的,现在都被关上了,根本看不到外面,好在路程不远,开了大半个小时后,就进入一个树木高大,用绿化隐秘的营房。
这些学员大部分互相认识,路上都在小声聊着天,被班主任强调几遍注意纪律后,才渐渐不再吱声了。
班主任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壮汉,很威武雄壮,不知道是不是政校的,张易也不熟悉,第一天给张易送课程表和书籍时,见过一次,当时介绍他叫赵祥国,再就是今天在政校,给学员领军装时见到。
从车上下来,所有人都穿着军装,背着空背包进了营房操场,有个上尉军官带着四个迷彩服的士官等着,然后就是排队去洗澡,要求十五分钟,不洗干净不准出来。
进了浴室,大家都没有什么洗头膏和肥皂,就用热水冲,用手搓。这帮学员难得有这么多人一起****相见,开始活跃起来,三五个围着,互相搓着,顺便一起嬉闹。
有几个就和赵祥国搭讪,对赵祥国全身爆炸型肌肉表示惊讶,还问赵祥国是不是军人出身,转业后去了政校的,赵祥国只让他们注意纪律,根本不理他们。
张易和他们差不多大,没有人认识张易,个别看了张易一眼,都以为张易也是学员,只不过眼生,估计是插板生,说不定有点来路,点点头也就算了。
张易当然也不会多话,这帮人的做派,和他们话里意思,张易已经有点数了。不外是李区长的同类人,准备下去任职,先到军营里,约束一下纪律罢了。
等大家赤条条出来,才发现刚才柜子里,脱下的所有衣服都不见了,只有全套新迷彩服堆在那里,上面还有个毛巾。
有人就小声嘀咕,他藏了手机进来的,现在也不见了,其他人都打趣他,说他外面的某某今晚将要寂寞了,将要便宜了某谁了。
赵祥国和张易都没有吱声,随着学员一起换了衣服,然后把学员带出浴室。从现在开始,大家将和外面完全失去联系。
张易早就无法联系,开头就已经和秦松说过了,也没有夹带手机进来,因此并没有觉得什么。这些学员虽然也被通知过,但也有桀骜不逊的,觉得在虞京地面上,没有什么搞不定的,现在手机被没收了,他们也抓瞎了。
大家都穿着一样的迷彩作训服,上面没有军衔。到了操场结合,张易也不知道该站哪,就跟着赵祥国后面,看到赵祥国站在第一列最左边,也就跑到最后一列最左边站了,按照张易身高,那个位置也刚好合适。
其中一个士官过来,喊着立正稍息,一阵口令后,那个上尉看到赵祥国岁数较大,才想起还有两个老师也在里面。
拿出背后的文件夹翻看了一下,走到队列前说道:“赵祥国,张易出列。”
赵祥国立刻向左一步,然后小跑着跑到上尉后面站立,张易比他慢了半秒,也学着他做了,和他站了并排。
赵祥国一看就是部队出身的,动作干脆利落。他看到张易也是如此,觉得有些惊讶,但也是一瞬就恢复正常。
赵祥国是班主任,张易跟着后面一起被叫出去,这帮学员才知道张易也是老师,居然这么年轻,让他们起了一阵小骚动。
走了两个人,队伍肯定要重整,因此士官重新喊口令,把队伍调整了一下,就带着队伍沿着操场跑圈去了,另外一个士官跟在队尾也跑了出去。这就是军队,什么话都不说,先跑两圈热热身。
现场只剩下五个人,那个上尉转头对赵祥国和张易,行个军礼说:“互相认识一下,军区不说了,上尉副连长方明,四个二级士官,王建、李强,孙磊和李红兵。”点到王建、李强时,边上两个士官都是立刻立正,另外两个就是带队走了的两个士官了。
赵祥国也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又放下来,自我介绍:“总政校教员,赵祥国”,转头望着张易。
张易因为穿着军装,也行个军礼:“区政校教员,张易。”等张易介绍完,大家也就放松下来了。
方明就对着赵祥国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