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易和和雯去了学校,看教授领书本。原本他是正常的学生,需要每天上课的,见到齐教授后,却说他已经变成在职研究生了,给他给了研究课题后,还让他去虞京洋淀区政校报到。
张易莫名其妙,就打电话问黄主任,才知道是黄主任走的关系,没让张易辞职,帮张易借调去的,已经办好手续了,于是,张易就变成了在职研究生了,不仅保持编制,工资还照发,不过需要到政校去上课。
张易知道他是好意,但是在职研究生,可以让自己时间更加自由,也就万分感谢后同意了。随后就去了政校,办了手续,知道只需要准备一门课就行了,至于上哪门课程,现在也还没有定下来。这借调来的突然,别人也没有准备。当然也没有宿舍,张易只要按时过来把课给上了,其他时间自由分配。
齐教授是让张易以自学为主,每周到他这里领了课题,去图书馆借书回家看,教室可以不去,每周交一次作业,到时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了,完全是教授博士生的做法。
齐教授还兼着国家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小组的组长,是文物鉴定专家,平时很忙的,完全按照博士生带张易了。
张易下午回来,看到客厅已经多了整套家具,沙发,茶几,还有电视,然后厨房厨具、餐桌椅子已经配齐了,古文斌正在卫生间安装洗衣机,几个卫生间里,连洗发膏、沐浴露等东西,都配齐了,毛巾整齐的码着,很高一摞。
古文斌问张易还需要什么家具,他打个电话就有人送来。张易没有什么要求,回到自己房间,里面已经多了衣橱和带书橱的书桌,也是他帮自己配好了。
张易听到屋顶有声音,就出门上了屋顶,原来是唐茹带着体育用品商店的人,已经把屋顶全部铺上了塑胶拼接地板,正在楼梯间外墙,安装压腿的架子,这是她用惯的器材,到了这里也安装了一个。
这个屋顶下面是四户人家,足有一千平方,楼梯间中间部分,被唐茹改造为运动场,两边上是休闲处,各有两套塑料沙滩椅和圆桌,对面那一套,是给楼下其他用户准备的。
张易看了一下,让体育用品公司再送一套哑铃、两个仰卧起坐练习架和两个不倒翁沙袋,都要户外型的。体育用品公司的工作人员要赠送两套拳击套,张易选择了露指的那种轻型的,还多要了两个防护头盔。
等和雯放学回来,定做的窗帘和晾衣架全部安装好,整个家已经齐备了。和雯还没花钱,提出所有开支AA,被张易拒绝:“算了吧,认真学习。”
和雯当然不肯,就说:“我有钱的,上学来带了二十几万的。”
张易看着她眼睛说:“我们四人就你是学生,还是伸手一族,怎么会和你平摊。不要纠结了,就这样吧。”
她看到张易决定了,好像再说什么,也不好了,再加其他两人也没有意见,就没有多坚持,然后就去打扫房间去了。
张易把古文斌叫到屋顶,指点几种锻炼哑铃的姿势,主要在仰卧起坐架子上,一边做仰卧起坐,一边扩哑铃,姿势要标准,哑铃可以选择轻一点,可以多做几个,锻炼耐力和意志为主。
唐茹现在已经在上面练拳,是非常认真练习,因为张易说不学拳,出剑没有力度,身法协调不好。对于练习哑铃这种器械,她也很认真学习,张易让她一边压腿,一边锻炼哑铃,这样效率要高点。
两人看完张易的示范,就开始练习,他们都觉得听张易的没有错,肯定比自己摸索得要好。看到他们两人各自锻炼,张易在角落里,自己找个地方盘腿打坐,等着吃晚饭。
四人就这么安静过了一周多,和雯从学校请假回家,准备换身衣服,去飞机场接人,到家却看到三个人居然都在,对三个人刚开学就敢旷课,觉得很奇怪:“你们今天不去上课吗?”
和雯每天大清早出去,很晚才回来,三顿饭都是在学校吃的,根本不知道三人基本都窝在家,三人出门的主要目的,就是到虞京体院食堂吃饭,因为那个食堂最近,和买菜做饭相比,显然吃食堂更方便。
唐茹知道她意思,就说:“我是自费的裁判专业,不需每天去上学的,主要是领了书自己看,到时候考试过了就行。那个学电脑的,他是网络课程,学校是没有地方让他上课的,从来都是在家上课的,其实他可以在家不用过来的。至于张易,是在职研究生,只要每周找教授,交一次作业就可以了,噢,他还要定期去政校上课,不过今天还没有课,过两天才有。”
和雯听了大哭:“你们真幸福,命真不同啊,我每天要帮几个博士生,整理很多资料,下半年还要随着他们出现场,每天累死了。今天有个朋友来,我请假回来的,还要去机场接她。”
然后转头就对张易说:“王怡听说你和我都在虞京,就过来看我们,你刚好在家,不一起去接吗?”
张易听到那个特会缠人的婴儿肥丫头来了,挺痛苦地说道:“你和她说这个干嘛,她是个闲人,到处旅游的,我在备课,已经开班了,过两天要上课的,没空接她,你自己去接吧。带她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