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天和道场> 第35章 35、考研不止是托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35、考研不止是托词(1 / 2)

张易抛开想法,开始准备着下周的课程,不拿书本讲课,是要积极准备才行。

结果,张易的第二节课,就出了问题,当讲到游牧名族对农耕文明破坏时,有个同学就提问:“历史上,什么朝代对这个问题处理得最好。”

张易就举例了大秦、东汉、大唐和大明,分别指出几个朝代,对付外族时候的几个失误,最后总结为:几个农耕民族掌权的朝代,对付游牧民族都很仁慈。大唐统治者本身有胡人血统,办法最好。效果最好是后金,游牧对游牧,打服后收为奴才,定期拉过来上上课。

张易这番话不是备课笔记上的,被同学提问了才顺口说的,结果在坐的学生中,有个中年人拍案而起,对着张易,张口就训:“你这种大民族主义思想,怎么可以在政校课堂上宣传。”

张易被打断话,忽然想起报名表上有个学员是少数民族,张易自知失言,被这个学员扣了帽子,也不解释,直接对着那个学员,鞠了一躬:“我为刚才的失言道歉。”

然后拿起课本,对同学说:“现在下课。”转身而去。

张易回到办公室,就把这事给丢到脑后去了,教书的讲到历史,肯定要有偏向性,不能因为现在民族和谐了,就要有避讳。当然对于学生的愤怒,张易也能理解,就道了歉,把这事揭过去就算。

也不知那个学员怎么想的,张易离开后,就去校务处告了张易一状,下午,校政务处长就把张易叫到办公室,先是劝说了张易几句,然后正式给了张易一个口头警告。

张易本来以为过去了,现在却多了个口头警告,心里当然不爽,但是看到校政务处长开头先劝说了几句,显然是化解此事,想想他的用心,也就认了。

口头警告不计入档案,对于张易来说无所谓,要说对他没有影响,也不全对,表现在上课时,明显缺少了激情,回答问题都是多考虑几下才说,答案也很笼统简略。

他已经有点腻味了,每天对着学员,小心翼翼讲这些熟透的历史,张易感觉自己在浪费生命。

这天,张易下完课,正在办公室整理笔记,校长电话让他到办公室去一下,还从没被校长召见过,张易以为最近有些消极,心里也有了挨批的准备,人在屋檐下,有缺点就要受到批评。

到了校长室外面,张易听到校长正在陪着一个人说话,关系好像很密切,话里话外都是对那人的长辈表示感恩。张易耳朵好,不然也听不见,但也不愿多听,到了门口就开始敲门。门内就传出校长威严的声音:“请进。”

张易进去就看到校长,和一个年轻人并排坐在会客沙发上,看到张易进去,那个年轻人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盯着张易,看起来好像很沉稳,但是他的目光出卖了他,张易不喜欢这种目光。

校长招呼张易坐侧面的单人沙发上,同时说:“小张老师,请坐,这位是刚调到本郡的李区长,年轻有为,想找个秘书,我推荐了你,你给李区长介绍一下自己吧。”

张易一看就知道这人是个领导子弟,比自己大三四岁,已经是区长了,自负、傲娇,没有城府,高高在上的味道,就像他那根根竖直的头发,害怕人不知道他有本事。

张易对校长道了谢,并没有坐下,然后说:“校长,李区长,你们好,对不起了,我还想继续求学,正准备考研,秘书工作,责任重大,我也做不好,请另请高明吧。”

两人正准备听张易的自我介绍,哪知张易直接开口拒绝了。李区长的脸色立刻变了,他是从虞京到这里任职的。来之前,州里的长辈推荐张易给他做秘书,他还没有上任,就到郡政校,找校长要人。

校长对张易感觉很好,老领导要张易给晚辈做秘书,他觉得很合适,对这事也是很热心,才立刻把张易叫到办公室来。想不到张易会推却了,多年的宦海经历,让他没有任何表示,看李区长脸色变了,就没有吱声,看看李区长怎么处理。

李区长特意放低声音,对张易说:“有人向我推荐了你,说你很有才,我相信他的话,也相信你能做好,跟我十年,我送你上副郡位置,而且做秘书不会影响你读在职研究生。”

这就是他的傲气了,自己差一步才到副郡,现在就提出送张易上副郡。

在进门前,还没有考虑过读研,是拿来搪塞的借口,面对李区长的紧逼,张易摇摇头,对李区长说:“我只想做点学问,不想做秘书,感谢您赏识,很抱歉了。”

说完转头对校长说:“不耽误你们时间了,没有其他事,我回去了。”等校长微一点头,就对李区长点点头,转身就出门了。

校长看出他是真不愿给李区长当秘书,加上刚才李区长的话,相当的狂傲,而且是脱口而出,明显是小孩子逼急了拼爹的模式。既然当事人不愿意,校长也就没有再多说。

李区长显得很失望,他起步后到边疆锻炼两年,现在到南溪当区长,以后的发展,是要靠政绩说话的,要在当地打开局面,需要一个得力的秘书。

州领导长辈直接给他推荐了张易,刚毕业的政校老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