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天和道场> 第13章 13、锥处囊中,其末自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13、锥处囊中,其末自现(1 / 2)

张易这次修炼,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慢慢靠气血积累,而是只生出一丝真气时,就被张易指挥着在九大主脉内循环,快速集聚气血生成的能量。

一般人身体健康,血脉旺盛,全身经脉都是贯通的,就像大草原上无数的羊肠小道,虽然是贯通的,却覆盖在茂盛的荒草下,看不见,摸不着。

张易却有完整的行功路线,是带着作弊器在修炼,对凝气期修炼是非常熟悉的。至于筑基,那个要有筑基丹才行,只能到时再说了。

周一早上,张易按时上班,继续准备着讲义,黄主任又来了,他动作挺快,已经把课程表排了出来,给张易送了过来。

主任亲自送课程表,一般人可没有这个待遇,都是一个电话招到办公室拿的。黄主任是政校的老同志,对于张易这么照顾,完全是欣赏张易的认真,才对张易青眼有加。

亲自给张易送了课程表过来,未尝不是一种认可的表态,也可说是一种激励,官场的文人嘛,表达意思都是含蓄的,需要你自己领会。

张易见到黄主任亲自送来课程表,连忙迎上去,双手接过,然后转身就把自己的现代战争史讲义交给黄主任:“黄主任,这是这学期的战争史讲义,请您审批。”

讲义提前要批阅,这是必须的,政校老师和其他学校老师一样的,讲什么内容都要先给领导过目,有的甚至要在领导面前全部试讲一遍,这就看领导的风格了,黄主任没有这个习惯,他喜欢看课堂录像。

黄主任接过张易的讲义,没有看,却把张易正在整理的文明史讲义草稿拿在手上,翻看已经完成的内容,都是先秦文明的部分,草稿里面涂改的地方很多,明显是相当用心在准备,黄主任自己是学习哲学的,对古文并不精通,但是学哲学的人,很容易挖出内涵。

因为现在只完成了一点,黄主任翻看张易的讲义,发现张易切入点选择是先秦文学,这种切入点很平常,张易没有标新立异,这其实就是最好的。

通过探讨这些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了解先秦的文明,旁征博引,主题却始终定格在当时的社会形态制度上,这个立意就有意思了,很贴切政校的教学宗旨,不过没有哪本古籍是讲这一方面的,这需要大量的素材来推演,这已经超出教学的范畴,而是变成研究了。

不过,刚准备了几天,成稿的也就十几万字,还没有整理,黄主任也不嫌麻烦,从圈圈涂涂的草稿中,把内容挑了出来,好久才看完。

又斟酌了几下,对张易说:“切入点很好,立意很明确,佐证的内容也不错,就按照这个思路写,等完成后,我要建议刊印成册,作为政校的辅导教材,现在的教材内容太杂乱了,尤其这先秦部分,既不好讲,也没有吸引力。你接着写吧,不打扰你了,我去看看你这学期的讲义。”

说完,摇了摇手中的战争史讲义,拿走审核去了。

结果等快下班时,黄主任又来了,见到张易还在写字,等张易停笔站起后,他庄重严肃地对张易说:“这次你上交的和上学期的讲义不同,两本讲义之间的内容相差很多,内涵进步很大,这是其他人讲义中很少见的,说明你真的很用心,思想进步也很大,这很好。”

他挥挥手,好像在措辞,然后接着说:“上学期的讲义,大家都觉得不错,这学期的讲义,我觉得才是真的好,不仅内容简洁了,内涵也要深刻得多,我拿给校长看了,校长都刮目相看。

不过他觉得两本讲义都很好,上学期的偏重于战略战术的分析,分析很透彻,完全可以推荐到军校去,这学期的讲义侧重研究社会矛盾和相关的体制,和各派别政治斗争的策略得失,彰显了我们政权的方针政策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这更符合政校教育。”

最后,黄主任神色变得轻松,还拍拍张易肩膀说:“校长很少夸人,看了你的讲义后,对你赞不绝口。说你武能安邦,文能治国,他已经把讲义都推荐到上级政校去了,还写上自己的评价。你才工作就有这么大的进步,这是我们想不到的,也是乐于见到的。保持这种进取心,前途不可限量。”

话刚说完,黄主任看着张易平静深邃的眼睛,忽然夸不下去了。

在这一刻,他觉得眼前这个人,不是该他夸奖的对象,因为面前的人,眼中充满睿智,除了年龄和级别比自己低,这年轻人其他方面并不逊色,再多说几句,反而显得自己浅薄了。

文人之间,也许一个眼神,就可以分出境界了,张易只是根据自己的思维,修改了战争史讲义,立刻就引起领导的关注。

现在的张易,思想已经成熟,无论干什么,都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礼拜二早上,张易照例出去锻炼,刚跑到路口,就看到那个大小伙子和眼镜男两个等在路边,见到张易过来,立刻高兴的迎了过来,表情很激动,显然是等自己。

因为上次张易说过每天在这附近锻炼的,这两个小子看来一直在找自己。他礼拜五就回家了,礼拜一早上,从家里过来,已经三天没有来锻炼了,这两人估计已经在附近找了三天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