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娱乐香江> 第三十五章黄炳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黄炳耀(2 / 3)

直太对他们胃口了,只要何贯昌肯出钱,他们就有信心拍好,拿高票房。

“元仔,你怎么说?”何贯昌把话回转给钟楚元,要他对自己的剧本做一个评价。

“《猫头鹰与小飞象》、《东方秃鹰》票房应该都在1500万港币之上,而《警察故事》至少可以冲击2500万港币票房。”

冲击和达到是两回事,如果以分界线来说,电影票房超过500万港币,就可以以冲击1000万港币为目标。所以他给出的三个剧本,无疑都是能冲击2000万港币票房的。

“是不是真的啊?这么有信心?”

这话是从洪金宝身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口中发出的。他眼光中充满了对于钟楚元的质疑,不过联想到《古惑仔1人在江湖》2000万港币票房,心里又有些拿捏不准,有些难以置信。除了钟楚元,整个港岛恐怕都没有第二个人敢这么放话,谁让人家有那个实力和眼光呢!

黄炳耀心里很不是滋味,能冲击2000万港币票房又如何?在场所有人当中,就属他这个编剧最没有话语权。这三个剧本看来已经相当完善,料想接下来一段时间洪金宝、成龍都会把时间全部用在那上面,至于自己这个编剧,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过得 相当艰难!

“你们准备怎么分配?”何贯昌点了点头,跟钟楚元达成了协议,决定*买他的剧本。

经过好几分钟简单的商量过后,《猫头鹰与小飞象》的剧本落到洪金宝手上,《东方秃鹰》的剧本还是落到洪金宝手上,《警察故事》的剧本在成龍的万般哀求之下,最终才落到他的头上,谁让洪金宝是大哥呢!现在的成龍显而易见还是十分畏惧洪金保。

拿到剧本的洪金宝、成龍欢呼雀跃,唯独站在洪金宝身旁的戴眼镜的中年人紧皱眉头,心中很不是滋味,敢情他这次过来是纯属被打脸的。

“这位是我的智囊编剧黄炳耀。”洪金宝指着身后那个戴着眼睛的脸色阴沉的中年人说道道。

黄炳耀看钟楚元的眼神却是有些复杂。

一方面他敬佩钟楚元的才华,《猫头鹰与小飞象》、《东方秃鹰》、《警察故事》这几个剧本,他刚刚看过之后都觉得很棒,简直不相信是钟楚元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够写出来的。

另一方面他又感觉到很大的威胁。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如果洪金宝以后都用钟楚元的剧本,那自己岂不是相当于失业了。

钟楚元注意到黄炳耀那复杂的眼神,心中顿时油然而生一种负罪感。因为《东方秃鹰》原本就是黄炳耀的编剧,《猫头鹰与小飞象》也可以算是他的作品,自己剽窃了原本属于他的作品,并且用它们来获利,赢得了原本应该属于黄炳耀的荣耀和掌声,尤其想到对方英年早逝,四十多岁就意外身亡,钟楚元觉得很对不起他。

“你好,黄先生。”钟楚元有些尴尬的向他打招呼道,有种做了小偷被人当面捉住的感觉。

“钟生,你好。”黄炳耀深吸了一口气,和钟楚元握了握手:“钟生你真是年轻有为,和你相比,我感觉自己都成老头子了。”

“耀哥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你怎么会老呢,你才不过35、6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时候!”钟楚元连忙摆摆手,十分真诚的说道:“我身为后辈,都还要努力向你学习才对!”

黄炳耀见钟楚元自称后辈,又这么尊重自己,心中顿时舒服了些。

其实钟楚元是真心佩服黄炳耀的编剧才能,以《大话西游》闻名于世的刘镇伟就曾经这样评价过黄炳耀——

“黄炳耀在编剧上面是个天才,独一无二的天才,八九十年代整个港岛如果一年制作180部电影,起码有90部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大部分是模仿他的编剧思路的跟风片),他影响了整个港岛电影界十几年,直到1992年10月16日英年早逝。”

人称“夺命剪刀脚”黄炳耀,港岛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生。中大毕业后,黄炳耀曾在港岛政府卫生部门工作,又当过中学教师。1981年,黄炳耀加入港岛影坛,为成龍的“拳威公司”编写首个剧本《老鼠街》。同年起,黄炳耀进入“嘉禾”并开始成为洪金宝电影的御用编剧,两人首部合作的作品为《败家仔》。黄炳耀在他的编剧生涯中,多以编写喜剧为主,其出神入化的喜剧才华,编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卖座经典喜剧。在与洪金宝一同在“嘉禾”奋斗时期,便在80年代创出《福星》系列及《僵尸先生》系列两大煞食片种,亦曾经一挫大对头新艺城的锐气。黄炳耀在他十多年的编剧生涯中,除了在“嘉禾”以及洪金宝的“宝禾”、“宝祥”等电影公司效力之外,曾在“永佳”与王家卫、陈勋奇合作过多个剧本,像《空心大少爷》《君子好逑》、《龙凤智多星》等喜剧。黄炳耀是个相当安守本分的编剧家,因此他绝少担任电影界其它岗位,多年来只做过《君子好逑》、《僵尸先生》等几部电影中当过策划及监制工作。

1991年的《逃学威龙》可能是黄炳耀自己也意想不到的高峰。黄炳耀在片中饰演的“夺命较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