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忙了四天,等待后续的大军粮草装备兵器轰天雷全部运到了白马关后。
刘杰就这样15万大军向着剑阁关进军,因为是蜀道的难走又要运轰天雷和粮食关系,半个月才到剑阁关下刘杰看着剑阁关回想了一下后世对剑阁关的记忆。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窄谷低山区占40.23%。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
剑门山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在侏罗纪时期(距今约2-1.4亿年),四川周围隆起成山,盆地积水成湖,因受强烈风化侵蚀作用,山地为湖盆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形成南北巴湖和蜀湖。白垩纪时期(距今1.4-0.65亿年)剑门山脉正处在蜀湖北部边缘龙门山前山带,当龙门山强烈上升时,形成剑门洪积堆与剑门砾岩。在喜马拉雅运动中,龙门山再次强烈上升,剑门山再被凸显,形成了今天的剑门山。
剑门山古称梁山,由大、小剑山组成,为剑门山脉西南段,距今剑阁县城30公里,其山峻岭横空,危崖高耸,从东北向西南蜿蜒伸展,长达百余里,气势磅礴。主峰大剑山,峰如剑插,石壁横亘,森若城郭,峭壁中断,两崖对峙,一线中通,形似大门,故称“剑门”。剑门地势险峻,为秦蜀交通咽喉。
五子山,又名五指山。古称五华山,笔架山,京兆山,绵亘剑阁县西北界,属龙门山脉。西南--东北走向。西部伸入江油县境,东北与巾子山相连。山有五峰,山体尖圆,高耸入云,锐利如剑,挺然屹立。山上森林繁茂,山峦叠嶂,气势磅礴,数十里外能览诸峰。西河、闻溪河皆源五子山南麓。在五峰之下,各有一洞,第一峰下的洞称“老龙洞”,洞深莫测,内有怀抱石、黑水潭、鬼门关、阎王碥、一碗水等景点,相传此水能预兆来年丰欠,因名“灵湫”,“龙洞灵湫”时为州县八景之一。
剑州八景之“五子晴岚”,即是指此处。清代杨瞻有诗:“五子屹立五弟兄,擎天摩日两分明。雨雷才向山头过,苍绿无涯处处生。”山上自然风光极为秀丽。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脊,略成“上”字形,长约13公里,宽约1-3公里,总面积近达34平方公里。最高峰为五子山右二峰,海拔1330米,为剑阁县境内最高山峰。
剑阁古城位于四川北部的秦巴山脉南麓,是古时由秦入蜀的必经要地。古城北大门的剑门关地势雄险。“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峻壁横空限一隅,划开元气建洪枢”;“摩空双锷高千丈,雄锁巴西第一关”。这些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剑阁地势的生动描写。
既然剑阁的地理位置如此险要,自古就是入蜀之咽喉,蜀北之屏障,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在剑阁设置行政机构就必然是很早的了。
回想到此刘杰有一些苦笑说了一句“要攻破剑阁关我得付出一些代价啊”。
贾诩上来说道“主公也不必多想,总有办法攻破剑阁关的”。
刘杰说道,先攻一下城看看吧!转头对李存孝等将说道“让他相信投向我们的蜀军去进攻剑阁关”,李存孝抱拳应了声“诺”,然后就下去准备了。
吴懿等将听到这条命令,先是有些不满最后无奈带着2万新降的士兵在剑阁关下排成阵势准备攻城,张任在城上看到此处,手指着城下的吴懿破口大骂道“主公待你不薄,你为何背叛主公你就不怕遭天谴吗”?
本来吴懿的心情就不好,被张任这么一骂脾气也上来了,同样针锋相对道“待我不薄,呵呵呵,好一个待我不薄,张任别的我不说,刘璋待我们如何,你也比谁都清楚对,我们不但低防着还因那些文人不断的削弱着我们的兵权,又多疑怕我们会造反在他手下当狗,我还不如在刘杰麾下当人,张任我也看你还是投降了刘杰吧,至少在他的麾下至少不会出现跟刘璋一样的情况”。
张任被吴懿的反驳,该反驳的无话可说,他当然知道刘章那货是个什么德性,但他的父亲刘焉对自己有恩。
张任说了句,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死不休,至少我们剑阁关还有9万大军,足以把你们15万大军给耗死在城下,吴懿也不多说,下令攻城就算攻城战上持续了半天,打得个不相上下。